第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某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某个嫌疑人是否有罪。第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为实体法;而无罪推定原则所依据的是刑诉法,为程序法。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年刑法修订过程中,将1979年刑法及其后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所涉及的犯罪,经过必要的整理和编纂纳入其中。
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的区别
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的区别在于:1、有罪推定,主要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2、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定义是什么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雏形最早起源于哪一部法律文件
罪刑法定的早期思想渊源,一般认为是1215年英王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它确定了适当的法律程序的基本思想。该条规定:凡是自由民除经其贵族依法判决或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褫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
无罪辩护的原则是怎样的
无罪辩护的原则有:1.以事实为根据;2.以法律为准绳;3.必须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4.认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也必须通过正当的、合法的途径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当事人的非法利益,律师可以拒绝委托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