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对象认定

律师回答

拆迁补偿的对象,是指在拆迁中因房屋拆迁而使房屋利益受到损失需要进行补偿的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
一、购房合同无效后是否能获拆迁补偿知识
房屋拆迁过程中,补偿对象一般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或者合法的承租人,由于购房合同无效,因此,购房人并没有实际取得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也不具有承租的情形,所以,无法获得房屋拆迁补偿。
那么,这个时候购房人的损失应该由存在缔约过失的一方来承担,如果被拆迁房屋的原房主在本次房屋买卖活动中存在过失,给购房人带来了损失,购房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主张赔偿。
二、舒城县近年新一轮拆迁计划
拆迁补偿计划是各地由各市、地、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不能一概而论。国家规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如下: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按平方米单价计算。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4、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计算公式为: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三、拆迁纠纷可以起诉离婚吗
可以离婚,但离婚对房屋拆迁补偿影响不大。
离婚后拆迁房屋,拆迁补偿款如何分配:
1、离婚房产属于夫妻一方财产,拆迁补偿款是给予房屋的所有权人。
2、离婚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房屋拆迁补偿款是对夫妻的共同补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拆迁补偿款在离婚时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配。当然,一般情况下是平均分配,在分配时需要同其他共同财产一样参照照顾无过错方、女方、抚养子女一方的原则,对拆迁补偿款进行分配。
3、婚姻存续期间发生的拆迁,离婚后女方能够分得的拆迁利益,主要根据具体的拆迁政策、拆迁协议及女方婚后对于被拆迁房屋翻扩建的贡献情况,综合考虑夫妻双方婚姻存续期间等其他因素进行分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拆迁补偿的对象是谁?

我国法律明确被拆迁人为房屋的所有人,拆迁补偿的原则是对房屋所有人进行补偿,兼顾对使用人的安置。 因为使用人即承租人相对房屋出租人而言,是以支付租金而得到一定期限的房屋使用权。承租人取得的只是房屋的占有、使用权,而房屋的收益、处分权...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有哪些补偿和补偿的对象

房屋拆迁时的补偿都有哪些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查看全文

拆迁法对拆迁补偿的规定

法律分析: 房屋拆迁以后国家规定可以获得以下补偿: 1、对整个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拆迁产生的搬迁费用,临时安置费用; 3、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的损失; 4、当地政府给与的奖励与补助。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查看全文

公产拆迁款补偿对象是企业吗?、

公产拆迁款是补偿给企业。公共财产房一般会让符合条件的承租人租赁,因丧失房屋使用权,有权获得补偿和安置权。根据业主主体的不同,公租房可分为直接管理公共住房和自管公共住房。直管公房是指区县人民政府所有、相关单位管理的公共住房。一般需要...查看全文

如何在拆迁过程中确定拆迁对象

旧房拆迁中,被拆迁人的认定主要依据房屋所有权登记。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房屋征收部门在拆迁前会进行调查登记,被拆迁人一般是房屋的所有权人。相关法律规定还包括补偿协议的订立和补偿决定的公平性,被征收人有权提起诉讼或行...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上面的安置对象

被征地拆迁人的户口在拆迁范围内的常住人员、现役军人及配偶、在读大中专院校学生或毕业后待业在家的人员、在拆迁范围内连续居住三年以上的无住房人员、拆迁范围内的配偶、在征地拆迁公告后报进户口的人员、正在劳教或服刑的人员、因户籍制度改革就...查看全文

拆迁对大病补偿规定

(一)资助参保、参合医疗救助:按比例资助城市户籍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农村户籍医疗救助对象参加新农合。      (二)门诊医疗救助...查看全文

拆迁法对拆迁补偿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拆迁补偿包含四个项目: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4、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查看全文

拆迁对企业的补偿规定?

律师解答: 拆迁对企业的补偿标准包括拆迁资产补偿的费用、停产停业的损失、拆迁补偿的费用以及拆迁的奖励费用。其中拆迁资产补偿的费用包含没有办法搬迁的土地、建筑、房屋以及地上的附着物,还有确实是因为搬迁而产生了损失的机器设备的补偿等。...查看全文

拆迁对企业的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拆迁对企业的补偿标准包括拆迁资产补偿的费用、停产停业的损失、拆迁补偿的费用以及拆迁的奖励费用。其中拆迁资产补偿的费用包含没有办法搬迁的土地、建筑、房屋以及地上的附着物,还有确实是因为搬迁而产生了损失的机器设备的补偿等。...查看全文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认定

一、拆迁补偿协议效力怎么认定(一)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二)不存在《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查看全文

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的对象和房屋

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的对象自然是被拆迁户,具体哪些人可以认定为被拆迁户的,可以参考政府部门发布的拆迁公告。但是可以给予被拆迁户补偿的房屋一定为具备合法有效手续的房屋,如果一座房屋不具备合法有效手续或者为已经过期的临时建筑是不可能...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律师解答: 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拆迁补偿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给予的补偿。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还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拆迁补偿标准:(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法律依据】: 《国...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农民在拆迁时可以获得最低2万元的拆迁过渡期安置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基地、配套设施、租赁费、每户2万元)等。房子被拆迁后,不仅可以领取到农民房屋的补偿,另外还有一份针对宅基地的补偿。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房屋...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律师解答: 拆迁补偿标准: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拆迁补偿标准:(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律师解答: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两种补偿方式:1.货币补偿:补偿金额=被征收房屋市场价格(包括装饰装修费用)+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用+营业性房屋停产停业损失+奖励费。被征收房屋市场价格参照周边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比如你周边商品房市场售...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规定?

律师解答: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