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起诉开庭流程

律师回答

劳动纠纷的起诉流程

遇到纠纷去法院,这是一般原则,但是有些纠纷直接去法院是不行的,也就是说直接去法院法院不管,比如劳动纠纷,在我国,有一个专门先于处理劳动纠纷的部门叫劳动仲裁,也就是说遇到劳动争议类纠纷,你的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如下:

1、申请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4、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5、开庭审理。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6、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可延期15日。

起诉离婚开庭流程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开庭流程大致分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

一、庭前准备。在离婚案件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首先核对双方当事人和应到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到庭及身份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年龄、职业等情况,并向审判长报告。

能正常开庭的,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然后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随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宣布正式开庭,宣布案由以及独任或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并询问诉讼双方是否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如果原被告有一方提出回避申请,需要向法院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如果诉讼双方均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二、法庭调查。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下列顺序分别举证、质证:

1、先由原告出示证据,被告进行质证;

2、由被告出示证据,原告进行质证。

质证时,当事人要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如果离婚诉讼一方申请法院依职权调查有关证据并获得准许,法院所调查收集的证据将作为申请方提供的证据在法庭上出示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法庭调查结束之后,庭审就进入法庭辩论阶段。

三、法庭辩论。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先由原告及其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然后是被告及其代理人。

在法庭辩论中,诉讼双方的发言要紧紧针对争议焦点,如果发言与案件无关,审判长或审判员有权予以制止。如果原被告一方觉得在开庭时未能充分发表意见,还可以在休庭以后将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提交法庭。

四、评议、宣判。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析,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然后,审判长或审判员将公开宣告判决结果,并将裁判文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宣判可以当庭进行,也可以另定日期进行。宣判时,法官将会告知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起诉合同纠纷好久开庭

对于合同纠纷立案多久开庭,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在上述审限内法院会确定合理的开庭日期并及时通知各当事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法典法院合同纠纷开庭流程

合同纠纷开庭的进行流程是:1、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2、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3、法庭辩论终结后,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4、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第一百三十八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四)宣读鉴定意见;(五)宣读勘验笔录。

合同有纠纷案二开庭流程

合同纠纷开庭的进行流程是:1、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2、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3、法庭辩论终结后,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4、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第一百三十八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四)宣读鉴定意见;(五)宣读勘验笔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4条规定: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但如涉及个人隐私,则应不公开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47条规定:“离婚案件当事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意志的以外,应当出具书面意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纠纷起诉流程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_x000D_ 1、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带着仲裁裁决书、起诉书到基层法院立案庭立案,提交相关证据;_x000D_ 2、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同意立案,并下发立案回执;_x000D_ 3...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起诉流程

一、劳动诉讼流程是什么 1、劳动诉讼流程是这样的:起诉带上诉讼所需要的证据等材料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庭审,法院受理案件后开始进入庭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人民法院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劳动纠纷起诉的应当先经过劳动仲...查看全文

家庭纠纷起诉流程

一、家庭纠纷的起诉流程如下:1、递交诉讼状;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提起诉讼流程?

律师解答: 1、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并提交起诉状。 2、法院审查后,作出受理决定的在7日内立案,作出不受理决定的在7日裁定不予受理。 3、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逾期未缴的意味着自动撤诉。 4、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合同纠纷起诉需明确管辖法院,合同约定则向约定法院起诉,否则被告住所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需明确被告及诉讼请求,提供证据材料。原告需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提起诉讼流程?

法律解析: 1、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并提交起诉状。 2、法院审查后,作出受理决定的在7日内立案,作出不受理决定的在7日裁定不予受理。 3、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逾期未缴的意味着自动撤诉。 4、在...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

法律分析: 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 1、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带着仲裁裁决书、起诉书到基层法院立案庭立案,提交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同意立案,会给你同意立案回执; 3、人民法院通知当事人参加庭审的时间; 4、庭...查看全文

2023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

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包括立案、提交证据、开庭陈述、交换证据、法庭辩论、调解和判决。普通程序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6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家庭赡养纠纷起诉流程?

律师分析: 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协商处理;实在协商不了的,可以去维权。打官司一般要走以下程序:(1)写好申请书(2)携带证据和书到立案并交诉讼费(3)开庭审理过程主要有:宣读法律纪律、开场白、询问是否回避、询问材料是否收到、法庭...查看全文

家庭经济纠纷起诉流程?

律师分析: 民事案件起诉流程:第一,原告到法院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二,法院立案审查,审查只是形式上的审查,只要符合立案的标准即可,即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请求和理由等三,法院排期开庭四,法院通知当事人到案,开庭进...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案件起诉流程概述

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及审理期限:劳动纠纷案件需先经过仲裁程序,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普通程序审理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可延长六个月;简易程序审理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开庭流程

民事案件法院开庭程序是什么 开庭前,由书记员查点到庭人员,如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宣布法庭注意事项。 审判人员入庭后,由审判员宣布开庭,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查看全文

开庭流程 经济纠纷?

律师分析: 一、递交起诉材料。1、起诉状;2、涉案证据(合同,证言证词,影像音像资料 ,鉴定等);3、当事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身份证明等);4、如果需要先于执行的,需要提交申请;5、有代理人的,需要递交代理委托。二、等待...查看全文

起诉开庭流程

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庭审准备。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2、法庭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内容:1、当事人陈述。2、出示证据和质证。...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诉讼开庭时间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劳动纠纷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起诉之前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除法律规定的终局仲裁之外,当事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遇到纠纷去法院,这是一般原则,但是有些纠纷直接去法院是不行的,也就是说直接去法院法院不管,比如劳动纠纷,在我国,有一个专门先于处理劳动纠纷的部门叫劳动仲裁,也就是说遇到劳动争议类纠纷,你的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中劳动诉讼的流程

法律解析: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中劳动诉讼的流程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并不能先向法院起诉,而是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等劳动仲裁完毕,对仲裁该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纠纷属于特殊的纠纷,其起诉适用仲裁前置程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中劳动诉讼的流程

劳动争议应先通过劳动仲裁解决,而不是直接去法院。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经历的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的流程包括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送达被申请人、开庭审理等。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裁决应在45天内结束。这一程序在...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中劳动诉讼的流程?

律师分析: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陈亚楠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4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