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客观表现和主观目的。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公司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行为表现为擅自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目的是暂时使用后归还;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行为表现为非法占有财物,目的是永久占有。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
2、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职位侵占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是挪用,即未经合法批准或许可而擅自挪用归自己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是侵占,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并不要求“数额较大”即可构成犯罪;职务侵占罪只有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才能构成。
3、主观目的不同。挪用资金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不并不企图永久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非暂时使用。
延伸阅读
结语: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在客体、对象、客观表现、行为方式和主观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是擅自挪用归自己使用或借贷给他人,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是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挪用资金罪的目的是非法取得资金的使用权并准备归还,而职务侵占罪的目的是非法取得财物的所有权。这些差异使得两者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定性和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从刑事法治角度进行分析

犯罪既遂标准:行为犯、结果犯和危险犯。行为人实施刑法禁止行为即构成既遂的犯罪,如危险驾驶罪。结果犯要求犯罪行为发生法定结果,如故意杀人罪。危险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造成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如破坏交通罪。...查看全文

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的行为。与企业投资不同,企业分立后,分立双方相互之间不再有财产上的联系,权益性质不同,对外责任承担不同。最终产权的归属不同,企业分立后,分立后的企业对外债务承担...查看全文

分别从法律角度剖析

挪用公款罪和职务侵占罪在侵犯客体、行为方式和主观目的上存在差异。挪用公款罪侵犯公司等单位资金使用权,行为方式为挪用,目的是非法取得资金使用权;职务侵占罪侵犯公司等单位资金所有权,行为方式为侵占,目的是非法取得财物所有权。根据刑法第...查看全文

从法律体系的角度分析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区别及任务。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规定刑事案件处理程序;刑法是实体法,规定犯罪与刑罚。刑法确定犯罪与刑罚,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查看全文

从法律和经济角度分析

股份和股权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转让方式、定义和权利。股份是股东对外转让时需要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的计量单位,而股权则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享有的资产收益和参与重大决策等权利。...查看全文

从法律程序的角度分析

侦查询问和讯问的区别在于对象和采取的措施。询问主要针对证人,自愿作证,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而讯问主要针对犯罪嫌疑人或与案件有关的人,涉及切身利益,可能有逃避或不愿意的成分,需要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分析与解答"

抢夺罪是指公然抢夺他人财物,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要件包括:财物所有权,出其不意抢夺财物,数额较大,主体为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目的为非法占有。...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分析996违法吗

“996”工作制违反法律规定。加班需劳动者同意,且一个月加班时间累计不能超过36小时。公司一直996还不给劳动者加班费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去劳动仲裁委进行仲裁的。...查看全文

从刑法的角度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和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判断盗窃行为是否构成累犯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前罪是否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二是前罪是否在判刑前5年内曾犯罪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符合这两个条件,则可以认定为累犯,...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进行探讨

本文讲述了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的界限以及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判定。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在行为特征和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上存在差异。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故意不履行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分析实际案例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可协商或请求法院判决。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根据双方情况判决,尊重子女...查看全文

从法律性质与条款角度分析

投资与入股的区别在于,投资可选择分股权或债权,而入股只涉及股权,投资者不参与经营细节;法律适用上,投资款适用“合伙企业法”,入股款适用“公司法”;资金承担方面,投资款按协议承担,入股款按出资比例承担。...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分析两者的差异

袭警行为在我国被定为妨碍公务罪,根据刑法第27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同时,该条款也适用于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及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分析虚开发票的虚实

虚开发票的界定及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5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虚开发票指除法律规定的发票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单...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的解析与探讨

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的主要区别在于效力和适用范围。合同解除具有溯及既往和将来发生效力,通常适用于违约情形;而合同终止只对将来发生效力,适用范围更广,包括非违约情形。...查看全文

从法理与实证的角度分析

强奸罪和猥亵罪的区别在于目的和行为方式。强奸罪涉及性交,目的是奸淫;猥亵罪涉及下流行为,目的是满足变态性欲或侮辱妇女。强奸罪侵害性权利和幼女身心健康,猥亵罪侵害人格尊严。强奸罪主体是妇女,猥亵罪主体包括男女。...查看全文

法律角度分析及建议

离婚时,女方争取抚养权的主要方面包括:对未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对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女方若在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更好,可主张由自己抚养以更有利于子女;对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女方可通过沟通交流让子女自愿由自己抚养。...查看全文

孩子的抚养权归谁?从法律角度分析。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随女方生活,两周岁以上的子女男方有机会争取抚养权。 二、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根据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可以用财产折抵抚养费。 三、具备特殊情形的父母可要求减少或免除支付抚养费,但特殊情形消失...查看全文

商号与商标的区别:从法律角度分析

商号与商标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没有它们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品和建立信任。商标主要用于区分商品,具有专用权,受商标法保护;商号主要用于区分企业,具有专用权,受公司法保护。在销售到其他国家时,只需商标注册,无需再注册商号。商标和商号...查看全文

抢劫与敲诈的界限:从法律角度分析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威胁方式、威胁内容、财物占有和主观故意。抢劫罪通过直接威胁当场实施抢劫,侵害人身权利,占有动产。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多种形式,不一定当场实施,占有财物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而且不侵害人身权利。主观故意也...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鸿烨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10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