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内容

律师回答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4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就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中央一号文件”的特殊位置仍旧属于“三农”问题。
      这其中,涉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值得广大农民朋友们关注,今天我们就来着重看看这“宅基地制度改革”究竟是要干些什么。

      《意见》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并不长,是这样说的: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在明律师团队认为,这里面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1、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范围将不断扩大
      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不同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它是创造性地将农村宅基地的权属划分为“所有权、使用权和资格权”。
      所有权仍归村集体,资格权则归享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村民,使用权就被解放出来了,可以由资格权人实际使用,也可以将其出租、入股以实现流转。
      这样一来,农民的宅基地将不再单纯用于建房居住,而是同时具备出租、共建房屋后用于民宿、餐饮服务、文化遗产展示等乡村文旅经营的全方位功能,为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2、“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将规范开展
      “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将区别于以往土地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分离的确权登记形式,像城市那样将房证和地证合二为一,让农民手握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
      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一体”的确权登记主要针对尚未确权登记的农村房屋,已颁发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应当是继续有效的。农民朋友们只有完成好确权登记领证这一步,前面提及的“三权分置”、增收致富才会有操作的空间。

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妥推进
      2021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7条指出,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局和用途......鼓励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不同于宅基地和集体公益性设施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够出让、出租给本集体以外的投资者在一定年限内有偿使用。它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整个流转规则与国有建设用地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
      而值得关注的是,自愿有偿退出后的宅基地在满足本集体成员居住建房需求的前提下,是有可能变更规划调整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而入市交易的,这是实现“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重要途径和探索方向。
4、宅基地的自愿有偿退出、付费有偿使用将扩大试点范围
      关于这两种对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影响较为直接的政策,农民要着重理解以下两点:
      其一,二者针对的主要是“一户一宅、面积控制”原则以外的宅基地或者农民进城落户后长期闲置的宅基地。鉴于部分农民在政策之外多占了宅基地,或者未实际利用宅基地,所以要选择交费或者退出。
      而对于农村村民唯一的居住用宅基地,显然是不能试用这种改革措施的。
      其二,“自愿有偿退出”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两大原则,不能搞强制、无偿。要严格区分宅基地的自愿有偿退出和强制收回,警惕打着“自愿有偿退出”的旗号搞变相强制腾退、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错误做法。

      大家记住了,强制收回宅基地使用权是有着严格的法定程序和适用情形的,它不是“改革试点”范畴内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有效动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宅基地权益。
      此外,《意见》还提及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试点。应当说,这个思路要比此前一些地方尝试的“宅基地相关权属抵押融资”靠谱一些。因为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是不得抵押的,但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可以抵押的。
      这一块儿的改革试点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农民朋友们可以拭目以待,不必急于决定参与与否。
      以上就是对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问题的简要解读,农民朋友们要在理解其初步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在县(市)发布的具体改革试点政策规定,算清自己参与改革试点的利弊得失,并通过村民自治途径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情况,最终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选择。这当中遇到法律问题,别忘了及时、尽早咨询律师。
      #宅基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宅基地试点改革内容?

法律解析: 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旨在解决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土地流转难题、农民土地经营权益受限等问题。其中,对于宅基地流转、二次开发,试点改革充分考虑了农民利益,规定流转需要经过农民批准,保障其宅基地使用权。此外,改革还鼓励农民自...查看全文

宅基地试点改革内容

律师分析: 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旨在解决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土地流转难题、农民土地经营权益受限等问题。其中,对于宅基地流转、二次开发,试点改革充分考虑了农民利益,规定流转需要经过农民批准,保障其宅基地使用权。此外,改革还鼓励农民自...查看全文

宅基地试点改革内容?

律师解答: 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旨在解决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土地流转难题、农民土地经营权益受限等问题。其中,对于宅基地流转、二次开发,试点改革充分考虑了农民利益,规定流转需要经过农民批准,保障其宅基地使用权。此外,改革还鼓励农民自...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及影响

农村子女不能继承父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包括:子女户口迁入城市、女儿出嫁后、没有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且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房屋年久失修或长期空闲。这些情况下,子女无法享有继承父母土地的权利。...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制度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经建设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查看全文

宅基地制度改革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村宅基地国家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征收、宅基地改革试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和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坚守土地公有性质、耕地红线和农民利益底线,以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后,能否继续传承?

本文介绍了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享有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无需支付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具有福利性质,通常不能用于继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的继子没有继承权,而农村房...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确权是解决农村土地权属混乱问题的关键,通过土地登记程序确认和确定土地权属,夯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目前农村土地权属混乱的原因包括缺乏清晰的土地登记账目和管理系统、复杂的权属关系以及缺乏土地产权证书等。只有通过大规模的确...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确权是什么意思?

农村宅基地确权的主旨是重新确认宅基地使用权,解决宅基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权需要进行申报、权属调查、审核与公告、审批和登记注册等手续。只要按照法规办理,并且双方宅基地使用面积未超出规定,法院不受理争议,只能由政府处理。其他情况下,...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如何解决家族矛盾?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但使用权只能是村民;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国家可征收土地以补偿公共利益需要;禁止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必须合理利用土地。...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哪些规定?

律师解答: 深度贫困地区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鼓励以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农村...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哪些规定?

法律解析: 深度贫困地区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鼓励以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农村...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哪些规定?

律师解答: 深度贫困地区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鼓励以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农村...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哪些政策

法律分析:农村宅基地改革政策有:宅基地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属于个人财产。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查看全文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要求什么?

律师分析: 即使你是农村户口,但并没有规定就一定要有土地,如果你所在的村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了,那自然也就无法分给你的。只有等到村里重新调整承包地时,可以要求分得承包地。在这个时候你可以看看是否能申请宅基地。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人口红利助推农村宅基地改革

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耕地需要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来计算安置补助费,而宅基地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则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进行规定,一般都是按照人口数进行补偿。...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如何进行产籍改革?

农村宅基地无法买卖,只能在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中流转。然而,宅基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析产,包括协议析产、遗嘱分割、向法院诉讼、律师协调或见证、以及其他方式。...查看全文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

法律分析:农村“三块地”改革是指:1.开展“三块地”试点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等)、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一起,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重要方面。2.农村“三块地”改革指的是农村土地征...查看全文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

法律分析:农村“三块地”改革是指:1.开展“三块地”试点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等)、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一起,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重要方面。2.农村“三块地”改革指的是农村土地征...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改革宅基地政府怎么补偿

法律分析: 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迁的时候,有两种补偿。 一是宅基地补偿,二是房屋补偿。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