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手机诈骗罪司法解释如何?

律师回答
摘要:手机诈骗涉嫌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66条,数额较大者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诈骗2台手机的行为将涉嫌构成诈骗罪,其量刑标准如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延伸阅读
2021年手机诈骗罪司法解释:预防与打击策略分析
在2021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诈骗罪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犯罪现象。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司法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解释和策略。首先,司法解释明确了手机诈骗罪的定义和要素,以便更好地界定和认定犯罪行为。其次,针对预防,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手机用户的教育和宣传,提醒大众警惕诈骗手段,并提供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同时,加强了对电信运营商和支付平台的监管,确保其落实防范措施。对于打击策略,司法机构加强了对涉案人员的侦查和打击力度,加大了对诈骗团伙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了国际合作,打击跨境手机诈骗犯罪。综上所述,2021年手机诈骗罪司法解释的预防与打击策略将有助于减少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保护公众的财产安全。
结语: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涉嫌诈骗2台手机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和数额大小,相关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和处罚方式。手机诈骗犯罪在当今社会日益普遍,为了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司法机构制定了2021年手机诈骗罪司法解释,明确了定义、要素以及预防与打击策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监管电信运营商和支付平台、加大侦查打击力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有望减少手机诈骗犯罪的发生,保护公众的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条 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1年敲诈勒索罪司法解释

敲诈勒索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确定,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或胁迫等手段强行索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2021年故意伤害罪司法解释如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修订后的通知》第四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故意伤害罪的刑罚标准如下:如果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刑期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如果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刑期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查看全文

2021年聚众斗殴罪司法解释如何?

本文讲述了聚众斗殴罪的刑罚以及缓刑的相关规定。聚众斗殴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但如果涉及多次犯罪或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等情形,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犯罪者将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拘...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解释如何?

合同诈骗罪认定及刑期后果解答:1.数额巨大的合同诈骗罪可判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刑满后无需归还债务,但返脏情况会影响刑期,罚金需缴纳以减刑;3.刑满后个人财产仍归个人所有,妻子、儿女的财产受法律保护;4.刑满释放人员可...查看全文

诈骗罪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诈骗案件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一、根据《刑法》...查看全文

诈骗罪司法解释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查看全文

2021年山西省诈骗罪刑罚标准及司法解释

山西省刑法诈骗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法《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诈骗金额不足4000元的处罚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处管制,5000元的处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诈骗金额达1万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查看全文

2021年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司法解释:相关解释条款的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查看全文

2021年刑法如何规定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的处罚规定如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查看全文

2021年最新的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如何?

挪用公款罪既遂的处罚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犯挪用公款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则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种情形是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这种情况下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第三种情形是将挪用的公款用...查看全文

两高诈骗罪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二千元提高为三千元,同时规定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两高诈骗罪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二千元提高为三千元,同时规定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查看全文

票据诈骗罪司法解释

票据诈骗罪的认定标准为:侵犯财产权利、影响票据信誉、破坏管理制度;利用票据进行骗取财物;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构成;主观上需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刑法》第194条,数额较大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2万至20万元...查看全文

两高诈骗罪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二千元提高为三千元,同时规定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有: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两高诈骗罪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二千元提高为三千元,同时规定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司法解释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有: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有: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