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报工伤自费部分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可以对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根据工伤等级要求其赔偿,如医药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如涉及未签劳动合同、未支付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保的情况也可一并要求赔偿。

工伤医疗费自费部分公司赔偿吗

工伤治疗过程中,医院有一个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用药或更换医疗器件的目录,目录中有详细规定什么是甲类,乙类,自费分类,这个自费项目是必须由个人支付的。

单位无原因不报工伤怎么办

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为劳动者申报工伤,用人单位不申报的,劳动者个人可以受伤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报工伤和不报工伤有何区别?

报工伤与不报工伤的区别在于能否获得工伤保险理赔。《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报工伤的优点是日后单位如果不赔偿你了可以依据工伤鉴定的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没有报工伤的话,以后所发生的治疗或者有关费用就很难向公司索赔。

单位拒绝工伤鉴定怎么办?

工伤职工可以自己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认定工伤并治疗终结后再申请伤残鉴定,之后再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等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伤赔偿金额。

单位工伤保险没足额怎么办?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是劳动部门可以给予单位处罚;其造成了工伤职工的保险待遇减少,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差额部分的损失。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自费部分单位不报怎么处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治疗费用应由工伤基金支付。然而,超范围用药是工伤治疗中费用无法报销的主要原因。只有在急诊或急救情况下,医院提供证明,工伤基金才可报销。参加工伤保险后,用工单位不再负担工伤人员费用,但在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查看全文

单位不报工伤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查看全文

工伤自费部分单位不报问题的处理方法

工伤费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工伤保险基金不支付但单位支付的费用,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等;另一种是不符合规定产生的自费项目费用,既不由基金支付也不由单位支付,由产生费用的人自付,如超标准的自费医疗费用。...查看全文

工伤自费部分单位不报怎么办?

1、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人员的治疗费由工伤基金支付。一般情况下,工伤治疗中一些费用工伤基金不予报销,主要原因是超过工伤基本药品目录用药,也就是超范围用药。如果是急诊或急救需要,可以由医院出具证明,工伤基金可以报销。2...查看全文

单位工伤应该如何处理?

发生事故伤害后,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情况特殊的可以适当的延长。如果用人单位在该期间内不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本人或者直系亲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一年之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查看全文

单位错过工伤申报应该如何处理

实践中,非职工本人原因工伤认定逾期的,耽误期限应扣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查看全文

工伤单位不报自费处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在单位不报告工伤自费部分、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情况下,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处理此类违法行为。若员工完...查看全文

工伤单位不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应及时为劳动者申报工伤,否则劳动者可在一年内向当地劳动关系科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工...查看全文

单位不做工伤鉴定应该如何处理

工伤认定与赔偿程序:劳动者可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提供相关材料;如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各省赔偿标准不同,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不同补偿;无劳动关系证明可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再申请工伤认定。...查看全文

工伤后单位不赔偿应该如何处理?

发生工伤事故的首先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不予赔偿的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6条第2款之规定,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和有关材料...查看全文

单位不报工伤医疗费用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基金不支付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拒不出院继续治疗费用,违反规定的费用等,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自费部分单位不报,可向劳动部门申诉。...查看全文

单位拖延申报工伤保险应该如何处理?

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申报工伤时间,导致职工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查看全文

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应该如何处理?

如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建议及时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由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工厂没有帮员工买工伤保险,工伤职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全部由单位支付。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查看全文

员工受伤不报工伤单位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的,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能够认定劳动者符合工伤构成要件的,应当判令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查看全文

员工受伤不报工伤单位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的,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能够认定劳动者符合工伤构成要件的,应当判令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查看全文

单位应该如何处理员工工伤事故

法律分析: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对受伤较轻的,可以到本单位的内部医疗机构进行简单处理;但对伤情严重的,应当将伤者尽快送到附近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查看全文

在单位受到工伤应该如何处理?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查看全文

单位遇到工伤报告无病例,应该如何处理?

单位报工伤没有病历的处理方法及工伤认定所需材料:1、及时去大医院检查获得病历;2、工伤认定需要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及初次治疗病历;3、工伤认定未提交资料、超过申请时效或不予...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未申报工伤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未申报工伤时,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供相应证据材料。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携带有效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旁证材料等。工伤认定申请应提交给所...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单位不申报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规,判决用人单位赔偿职工应享受的工伤待遇。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不同的请求权,任何法律法规没有从实体上否定工伤职工的民事赔偿请求权。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