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流程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进行伤残鉴定的步骤和相关的鉴定标准。第一步是办案单位开具委托信,第二步是到受委托的鉴定单位进行鉴定,第三步是在法定时间内做出鉴定,并由被鉴定人或办案单位取走鉴定书。相关的伤残鉴定标准包括《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等。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伤残程度评定方法。
第一步:办案单位开具委托信
第二步:到受委托的鉴定单位进行鉴定
第三步:在法定时间内做出鉴定,有被鉴定人或者办案单位取走鉴定书
相关知识:伤残鉴定标准种类
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于2013年8月30日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司发[1990]070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司)发[1990]6号)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146-1996)同时废止。
2.《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
3.《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
4.《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
5.《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
6.《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发布,2002年9月1日实施);
7.《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国家标准gb/t15499-1995)
8.《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
9.《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同日实施);
10.《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部发布,2004年4月14日实施);
11.《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
12.《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
13.《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
延伸阅读
结语:经过办案单位开具委托信,受委托的鉴定单位进行鉴定,最终在法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将鉴定书交给被鉴定人或办案单位。根据相关知识,伤残鉴定标准种类繁多,包括《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伤残鉴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在司法、医疗和劳动领域,众多鉴定标准的实施对于评定人体损伤程度、残疾等级以及劳动能力的丧失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三)遇有突发事件时,在预防预警、救死扶伤等工作中表现突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伤残鉴定流程概述

工伤职工经治疗后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者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结论,可延长30日。若不服结论,可在15日内向省级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1年后,如认为伤残情况变...查看全文

车祸伤残鉴定流程概述

在伤者治疗终结后,伤残评定申请被提出。管理机关在初步审查后,向伤者发出了《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伤者凭借该通知书进行了评定。评定人根据检查结果和医院材料,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了评定。最终结果为伤者符合伤残标准,并获得了相应的伤残等级。...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司法鉴定流程概述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包括:被鉴定人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评定,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等待鉴定机构通知预约时间,由被鉴定人家属陪同进行鉴定,最后等待鉴定结果。...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流程规定概述

司法鉴定程序: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审核受理决定。初次鉴定由两名具有资格的人员进行。补充鉴定需符合规定,否则退回委托书。...查看全文

交通伤残鉴定所需资料与流程概述

交通伤残鉴定的流程及所需资料:被鉴定人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伤残等级、二次手术费用、误工费用等项目的鉴定,提交身份证、委托书、认定书、病历、诊断证明、入院记录、出院总结、X光片等资料,并交纳费用,等待鉴定结果。...查看全文

车祸伤残鉴定所需材料及流程概述

伤残鉴定需在伤情稳定、治疗终结且出院后进行,所需材料包括住院病历、诊断证明、急诊病例、影像片及报告,需在出院后调取。还需交通事故认定书和伤残评定表,以及伤者身份证。伤者必须在鉴定时亲自到场,如行动不便需提前安排。...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流程概述

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单位审查后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鉴定,填写鉴定表并提交原始资料,进行调查,组织医疗鉴定,最终确定等级并发文。工伤职工及其家属若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按规定办理;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按相关法律法规办...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概述

工伤职工在治疗稳定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等级。申请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委员会需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对结论不满意,可向省级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一年后,...查看全文

残疾等级鉴定流程概述

介绍了进行伤残鉴定的步骤,包括办案单位开具委托信、到受委托的鉴定单位进行鉴定,并在法定时间内取走鉴定书。同时列举了相关的伤残鉴定标准种类,包括《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等。...查看全文

个人伤残鉴定程序概述

个人伤残鉴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决定和送达等步骤,由单位或个人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提交相关资料,行政部门依法受理并作出决定,将决定书送达给受伤职工或其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保机构。...查看全文

交通伤残鉴定程序概述

这段内容描述了一个伤残评定申请的程序。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大队提出申请后,大队进行初步审查,并向伤者发出《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伤者需持通知书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和评定。评定人在三十日内根据检查结果和医院材料作出评定结论。当事人对评定...查看全文

2023年工伤鉴定流程概述

工伤伤残鉴定的主旨是向劳动者工作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的等级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申请流程概述

工伤鉴定程序包括:提交材料后收到回执,补齐材料通知书;向用人单位发出事故处理通知书;调查核实后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书;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并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工伤司法鉴定流程概述

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其中工伤认定申请表需提供事故基本情况等信息。...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司法鉴定程序概述

工伤办理的准备阶段及申请材料要求,包括与用工主体存在劳动关系、咨询社保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等。工伤认定申请应在60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单位。遇到工伤事件应走正规程序,避免侵犯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范围及流程概述

工伤鉴定涵盖鉴定范围、标准和程序。其中,工伤疤痕面积的计算需根据劳动能力委员会的鉴定确定。煤矿工人工伤鉴定则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等级进行划分鉴定,并根据工伤鉴定结果计算赔偿金额。...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概述

交通事故后的伤残鉴定流程及注意事项。被鉴定人需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伤残等级等项目的鉴定,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等待鉴定结果。伤残评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稳定的临床效果被认可。伤残评定可委托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或中心进行,如涉...查看全文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概述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时进行,包括申请、审核、专家鉴定和结论通知等步骤。伤残鉴定应在工伤鉴定之后进行。工伤鉴定结果需在60日内出具,如不服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查看全文

宁波工伤伤残司法鉴定程序概述

宁波工伤伤残司法鉴定的程序包括申请、审核、指派鉴定人员和出具鉴定文书。根据相关规定,鉴定工作应按照审查委托书、查验材料、制定方案、记录活动和出具文书的步骤进行。...查看全文

轻伤鉴定程序概述

轻微伤鉴定程序包括报案、委托鉴定、等待鉴定文书,复议由上级公安机关进行。轻微伤受害者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按当地标准确定。轻伤与轻微伤的区别在于责任追究、私了问题和处罚方式不同。 轻微伤鉴定程序、赔偿标准和与轻伤的区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