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劳资纠纷的技巧

律师回答
摘要:劳资纠纷处理的方式包括友好协商、工会调解和劳动仲裁。劳资争议处理的流程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劳动纠纷的类型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纠纷、工作时间等问题纠纷。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仲裁后15天提起诉讼,直接提起诉讼为三年。
劳资纠纷处理的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可以先进行友好地协商,如果协商失败的,可以向工会组织申请调解,调解成功的形成和解协议,调解失败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申请劳动仲裁。
一、劳资争议如何处理
劳资争议处理的方式如下:
1.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就劳资问题进行协商;
2.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工会组织申请调解,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也可以形成和解协议;
3.不愿意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经过仲裁庭开庭审理,并且最终形成仲裁裁决;
4.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纠纷分析的种类有哪些
劳动纠纷有下列类型: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纠纷;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纠纷;因劳动合同中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具体的条款发生的纠纷;以及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发生的纠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三、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时间
劳动纠纷如果是在仲裁之后提起诉讼的,则诉讼时效为15天。如果是直接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结语:劳资纠纷处理的方式多样,包括友好协商、工会调解和劳动仲裁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可先协商,如不成可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提起诉讼。劳动纠纷的类型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合同履行、工资待遇等。诉讼时效期间为15天(仲裁后提起)或三年(直接提起),从权利受损日起计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方式和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决劳务工资纠纷的技巧

劳务工资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两种:诉讼和调解。当事人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基层调解机构介入调解。诉讼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调解则可以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减少矛盾。因此,解决劳务工资纠纷应当根据实...查看全文

劳资纠纷解决技巧有哪些

劳资纠纷处理方案主要有四种:协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再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劳资纠纷解决方法与技巧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和解是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调解是申请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仲裁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接受仲裁庭的裁决;未作出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解决技巧

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劳动者可与雇主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也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若不愿调解,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的解决技巧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合同纠纷一般在三个月或六个月内下判决书,根据案情和程序的不同而定。产生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体不适格、标的不一致、约定不明确以及违约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可协...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解决技巧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四种方式。和解是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是通过第三方的帮助解决纠纷;仲裁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裁决;诉讼是当事人通过法院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物业纠纷解决技巧

物业纠纷的解决并不一定取决于打官司,具体情况需要评估。业主和物业出现矛盾,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如果起诉物业公司,要胜诉,要先看具体的事由。跟物业的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必须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诉讼活动实...查看全文

解决居间合同纠纷的技巧

如果在租房子合同丢了,可以尝试通过协商或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纠纷。如果房东不退还押金,可以通过协商或仲裁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查看全文

解决定金合同纠纷的技巧

定金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满足法定要求,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如果合同未明确约定该事项,合同存在瑕疵,可据此进行抗辩。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的解决技巧

买卖合同纠纷解决方法包括当事人协商、调解机构调解、仲裁机构仲裁和法院诉讼。根据《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查看全文

解决房屋中介纠纷的技巧

房屋中介纠纷处理及投诉部门:可向中介所在地的工商局、房管部门投诉,工商局协调处理,若无法解决,可仲裁或起诉至法院。法律依据包括仲裁法、民事诉讼法和民法典。投诉部门为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或工商部门。...查看全文

解决异地合同纠纷的技巧

异地合同纠纷处理:当事人可先协商解决,如不行,需诉讼或仲裁。若合同约定管辖法院或仲裁委员会在当地,按约定执行;无约定则依法判断是否在当地起诉。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公平变更或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解决装修合同纠纷的技巧

装修合同纠纷处理方式与一般合同纠纷相同,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解决。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或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若合同需办理批准手续,未办理不影响履行义务条款效力,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需办理...查看全文

解决国际合同纠纷的技巧

国际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涉外合同当事人可选择适用法律,若未选择,则适用与合同最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涉外合同争议可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100字)...查看全文

解决阴阳合同纠纷的技巧

阴阳合同纠纷中,后签的合同一般为准,无法确定先后顺序时应证明真实意思。根据《民法典》第534条,当事人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处理。根据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农民工工资发放纠纷的解决技巧

面对民工讨薪问题,律师应以温和态度对待,理解民工心情,感谢其贡献,克制言辞,避免冲突。对工资纠纷,律师应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策略。劳动者遇到问题应尽快寻求专业劳动纠纷律师协助,帮助提出准确诉求和制定维权方案,解脱劳动者的时间和精力压力...查看全文

解决投资合同纠纷的方法和技巧

投资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商是最佳方式,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寻求调解。若调解无效,可根据合同或协议仲裁。若仲裁不可行,可通过诉讼解决。涉外合同纠纷可能涉及外国法律。...查看全文

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与技巧

解决经济纠纷的四种途径:一是双方协商,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和解;二是他人调解,需要第三方居中调解并得到双方认可;三是指定机构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裁决解决纠纷;四是司法机关审理,当协商、调解和仲裁无效时,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查看全文

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与技巧

债务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支付令、先予执行、强制执行公证、优先受偿权、保证人优先追偿权和代位追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债权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申请支付令,前提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纠纷,支付令...查看全文

解决土地纠纷的方法与技巧

土地纠纷处理方法包括和解、调解、行政裁决及复议和诉讼。无承包合同土地纠纷应由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个人之间的纠纷可由乡级政府受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后,需报送同级政府,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处理...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韩春明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14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