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薪资的计算公式

律师回答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薪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章,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薪资,即折算日薪资、小时薪资时不剔除国家规章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薪资、小时薪资的折算为:

日薪资:月薪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薪资:月薪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加班薪资计算

依据《薪资支付暂行规章》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章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薪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章的劳动者本人小时薪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薪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章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薪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薪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章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薪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薪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薪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薪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薪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薪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薪资。

经济补偿的月薪资按照劳动者应得薪资计算,包括计时薪资或者计件薪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薪资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薪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薪资。

四、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二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五、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第十二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章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章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薪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薪资报酬。

前款规章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工资的计算公式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查看全文

月薪资计算公式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薪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也就是日薪资=月薪资/21.75,周六周日不计薪资,但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元旦、清明)是要算薪资的。...查看全文

计算税前薪资计算公式

如何计算税前薪资 税前薪资=所有收入总和-(社保+公积金)。该部分税前薪资计算结果3500元,则按征税制分级征税。也就是说不需要计税的薪资=3500+社保+公积金,但这3500是应计入税前薪资的。 税前...查看全文

带薪休假工资计算公式

带薪休假的工资具体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 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休假的种类如下: 1、可休年假,休息权是公民的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为了平等...查看全文

加班工资时薪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加班工资时薪计算公式:时薪=月固定性工资÷每月工作时间÷日工作时间×150%,休息日加班又不安排补休的×200%,法定节假日×300%。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薪资交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计算公式 薪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薪资薪金所得-“五...查看全文

薪资交税的计算公式

薪资交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计算公式 薪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查看全文

员工工龄工资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工龄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工龄工资=工龄×工龄工资标准,工龄即服务企业年数。 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法...查看全文

税前薪资计算公式

税后薪资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税后收入=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其计算方法就是前述公式中的...查看全文

2021涨薪资计算公式?

律师解答: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查看全文

2021涨薪资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查看全文

2021涨薪资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查看全文

三薪工资计算方式

法定节假日三薪工资计算方式是基本工资天/8小时*300%。法定节假日三薪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各种法定节日,只要有加班的情况都是需要给予补贴的。     ...查看全文

三薪工资计算方式

三薪工资计算方式如下: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每月计薪天数×15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每月计薪天数×200%;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每月计薪天数×300%。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并安排补...查看全文

公务员薪资包括哪些?(含基本薪资计算公式)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薪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查看全文

公务员的薪级工资如何计算?

公务员职务工资对照表单位:元国家级正职4000一级国家级副职3200二级至四级省部级正职2,510四级至八级省部级副职1,900六级至十级厅局级正职1,410~1,290八级至十三级厅局级副职1,080~990十级至十五级县处级正...查看全文

工薪税率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工资超过5000元才需要纳税。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实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超额工资低于1500元需缴纳3%,超额工资高于8...查看全文

月薪资扣税计算公式

一、月薪资扣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薪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个税起征点一样也是5000元。 二、应纳税所得 超过...查看全文

年休假薪资计算公式?

律师解答: 年休假工资的计算如下: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即是休假等同于在正常工作。但是以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为前提。如果劳动者未休年假的,则休假天数按日工资收入的三倍支付年休假报...查看全文

2020退休薪资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百分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等于,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闫明芳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合伙人律师经济犯罪、经济犯罪

已服务13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