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不予受理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的情形有6种,包括申请人无主体资格、无直接利害关系、争议不属于受案范围、不属于管辖、超过时效、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劳动仲裁受理的情形包括开除、工资、保险、福利、合同等争议。申请仲裁后仍可协商调解,建议当事人主动协商解决争议,也可要求仲裁员调解,以减轻诉累。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6种情形有哪些
1、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
2、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
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4、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5、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6、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
二、劳动仲裁受理的情形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劳动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发生的争议;
4、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λ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劳动争议;
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关于申请仲裁后是否还能协商调解?按照相关规定:协商是解决争议的最佳方式,调解是仲裁的先行程序和解决争议的最佳途径。建议当事人双方主动协商解决争议,也可要求在仲裁员的主持下积极寻求调解,尽快解决争议,以减轻诉累。
延伸阅读
仲裁调解程序的申请要求和受理条件
仲裁调解程序的申请要求和受理条件是指在进行仲裁调解前,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首先,申请人必须是与被申请人存在争议的一方,并提出书面申请。其次,申请必须包括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并附上相关证据。申请人还需要支付相应的申请费用,并遵守仲裁机构的规定和程序。至于受理条件,仲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例如,争议属于可仲裁的范围、申请符合时效性要求等。只有当申请满足所有要求和条件时,仲裁机构才会受理申请,进入正式的仲裁调解程序。
结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申请人资格不符、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不属于受案范围、不属于管辖范围、申请超时、申请材料不符要求。而劳动仲裁受理的情形包括:解雇、工资、保险、福利、培训等争议。申请仲裁后,协商调解是最佳方式,调解是解决争议的最佳途径,建议当事人积极协商、寻求调解,以尽快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八条 【制定仲裁规则及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申请劳动调解仲裁不予受理是怎么回事

劳动仲裁不受理,申请人可向法院起诉,须提交仲裁委员会的不受理通知书,法院不受理无通知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不受理或逾期未决定可向法院诉讼,答辩书需提交给申请人,未提交不影响仲裁程序。...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

律师分析: 劳动争议发生后可向本方单位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该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发生后可向本方单位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该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仲裁不予受理是否走仲裁程序了

一、劳动仲裁不受理怎么办 1、好好准备相关法律文书,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劳动仲裁委会受理的; 2、万一不受理,你可以要求该仲裁委出具书面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去法院起诉该用人单位。 3、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话,需要你举证证明你与公司之间...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时效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再起诉的期限有无限制要根据争议内容确定。如果申诉事项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则应在15天内提起诉讼;超过起诉期限,法院将对该劳动争议不进行实体处理。如果申诉事项本身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法院主管的普通民事纠纷,则申诉人...查看全文

仲裁委不予受理,怎么办

法律分析:1、拿到仲裁判决后,看看是否为终局判决。2、是终局的,可以去找公司要钱,公司拒绝给付,可去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强制执行前先去仲裁委拿双方的《判决送达回执单》;(记住,公司和你的都要索取,申请...查看全文

仲裁委不予受理,怎么办

法律分析:1、拿到仲裁判决后,看看是否为终局判决。2、是终局的,可以去找公司要钱,公司拒绝给付,可去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强制执行前先去仲裁委拿双方的《判决送达回执单》;(记住,公司和你的都要索取,申请...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范围

法律分析: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案范围(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经办社会保险事务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如补缴、漏缴、欠缴、延缴社会保险费、办理退休手续、确认工龄等;...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理由有哪些 一、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 二、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 三、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查看全文

诉前调解不成不予受理

法律分析: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如果法院诉前调解失败,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不予受理和不予裁定的区别

劳动仲裁裁定不予执行后应怎么办劳动仲裁时不予受理和不予裁定的区别 劳动争议不予受理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对起诉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认为申请或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作出的不予受理的裁...查看全文

仲裁受理后调解时间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中,可以选择案前调解或直接进入程序。调解优先,全程调解原则适用,直到仲裁裁决书送达前仍可进行调解。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未提交不影响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逾期未作...查看全文

仲裁受理后先是调解吗

法律分析:一、仲裁受理后先是调解吗?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机构在开庭仲裁前,应该先行进行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查看全文

试用期仲裁会不予受理吗

试用期能申请劳动仲裁,程序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根据《劳动合同法》,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期限,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进行选择...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

律师分析: 若不满足以下情形,则劳动仲裁不会受理。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情形有哪些若不满足以下情形,则劳动仲裁不会受理。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

若不满足以下情形,则劳动仲裁不会受理。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

律师分析:若不满足以下情形,则劳动仲裁不会受理。(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查看全文

了解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个条件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六个条件:1、申请人无主体资格;2、申请人与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3、争议超出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4、争议不在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内;5、申请超时;6、申请书及材料不符要求。...查看全文

不予受理裁定?

律师分析: 不予受理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只能发生在案件立案之前; 2.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程序上的起诉权的否定; 3.只能适用书面形式; 4.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上诉。 5.上诉期限为10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