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物权是定限物权吗

律师回答

现实生活可能比较少人知道定限物权以及用益物权分别是什么概念,两者有什么区别?用益物权是定限物权吗?用益物权的特征有哪些?用益物权取得的方式有哪些?下面就让我带您了解下相关知识吧。一、用益物权是定限物权吗
      用益物权是以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定限物权。依据权利人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为标准对定限物权所进行的区分,定限物权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的物权,因此也称为他物权。用益物权是以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定限物权。《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
      第一,用益物权是一种他物权。即用益物权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成立的物权。
      第二,用益物权是一种不动产物权。即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仅限于不动产。动产之上不能成立用益物权。对于动产的使用可以通过借用合同或者借贷合同来进行。
      第三,用益物权是以使用和收益为内容的限制物权。即用益物权人只能就其标的物为使用和收益,而不能其为相应的处分。当然用益物权人无权处分用益物权的标的物,并不代表着他不能处分用益物权本身,比如用益物权人可以依法将该用益物权转让给他人,但其不能将该用益物权的标的物转让给他人,因为将该标的物转让给他人意味着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这必须以转让人对该标的物享有所有权为前提,否则将构成无权处分。
      第四,用益物权是独立物权。虽然用益物权虽然以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但其一经设立,在法律上就具有独立性。也就是说,用益物权一旦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设立,用益物权人便能独立地享有对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权,除了能有效地对抗第三人以外,也能对抗标的物的所有人对其权利行使的干涉。
      此外,由于用益物权是依约定或法律规定设定,因此用益物权还是一种有期限的权利。
三、用益物权取得的方式有哪些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
      原始取得的要件通常为:特定事实+法律规定。在这里,没有当事人意思表示或合意。在不动产原始取得中,传统物权法规则认为,登记只是取得物权人处分的要件,而不是取得物权生效条件。而且原始取得通常具有溯及力,尽管是在条件成就时取得物权,但一旦取得其效力溯及至占有那一时刻。原始取得一旦完成,此前物上的一切权利负担即告消灭,原物权人或其他人不能对该物主张任何权利。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它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角度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角度则是权利的丧失,故对照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又称相对取得。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移转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而,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都属于继受取得。依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从上面的几点情况来看,用益物权是以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定限物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用益物权是主物权还是从物权?

律师解答: 用益物权是指物权人对特定物件的使用和收益权利,而非占有权。在中国法律中,用益物权是从物权,与主物权相对应。主物权是指对特定物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的物权,例如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用益物权则是附于主物权...查看全文

用益物权是主物权还是从物权

律师分析: 用益物权是指物权人对特定物件的使用和收益权利,而非占有权。在中国法律中,用益物权是从物权,与主物权相对应。主物权是指对特定物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的物权,例如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用益物权则是附于主物权...查看全文

典权是用益物权吗

如今的法律制度当中,典权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了。因此,有很多人对这个法律术语还是比较陌生的。那么,典权是用益物权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查看全文

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

法律分析:1、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虽同为物之支配权,但两者对物进行支配的主要方面则有所不同。 用益物权以追求物的适用价值为内容,标的物须具有使用价值。而担保物权主要以标的物的交换价值和优先受偿为内容,因此,担保物权的标的物必须具有...查看全文

留置权是用益物权吗

法律分析:属于用益物权。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1、留置权的主要特征如下:第一,留置...查看全文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吗

属于。《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所以,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查看全文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吗

法律分析:居住权是用益物权。设立居住权应当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具有人身专属性,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查看全文

抵押权是用益物权吗

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随债务消灭而消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发生实现担保物权情形时,享有优先受偿权利。抵押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查看全文

典权是担保物权还是用益物权

典权是担保物权吗 典权在法律上的性质,也就是究竟属于何种物权,目前有不同意见: 一是用益物权说。所谓用益物权是指以支配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的物权.主张典权是属于用益物权而非担保物权的理由主要是:(1)典权的发生是基于典物所有权...查看全文

担保物权属于用益物权吗

不是,它们都是属于物权的一种。用益物权一般行使的是所有权的部分权能如占有、使用、收益,对标的物所有权不具有处分权利。担保物权是为保证债务履行而提前给予的一种承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时候,债权人可变卖拍卖担保物来实现债权。担保物权...查看全文

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

律师分析: 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是民法中两个比较基础的财产权利。担保物权是一种债权保障方式,主要包括抵押权和质权两种形式。抵押权是指当事人以不动产或者动产作为借款的抵押品,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抵押人可以依法获得相应的抵押物所有权...查看全文

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

律师解答: 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是民法中两个比较基础的财产权利。担保物权是一种债权保障方式,主要包括抵押权和质权两种形式。抵押权是指当事人以不动产或者动产作为借款的抵押品,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抵押人可以依法获得相应的抵押物所有权...查看全文

房屋典权是用益物权吗

一、典权属于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 1、典权是用益物权。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对他人的不动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建筑工程承包人的工程价款受偿权优先于抵押权。为了制约发包人拖欠承包人工程款的行为,保障建筑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物权编新规定的用益物权是

法律解析: 用益物权是指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其目的是使用、收益。其客体受到限制,客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查看全文

民法典物权编新规定的用益物权是?

律师分析: 用益物权是指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其目的是使用、收益。其客体受到限制,客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查看全文

民法典物权编新规定的用益物权是

法律解析: 用益物权是指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其目的是使用、收益。其客体受到限制,客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查看全文

什么是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制度是物权法律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与所有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等一同构成了物权制度的完整体系。 在我国,用益物权的种类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查看全文

用益物权是什么?

用益物权,是指以一定范围内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设立的定限物权。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用益物...查看全文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嘛

属于。《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明确规章: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所以,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查看全文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么

属于。《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所以,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利杰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已服务1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