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后如何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犯罪嫌疑人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取保候审需要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并经县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如果本人不去办理签字等手续,就没办法完成程序。对于刑事拘留后多少天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文章也进行了说明,最长七天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符合条件的话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有保证人的,填写保证书,等等。
一、解除取保候审那有本人去吗
1、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并阐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出现违反义务的情况。2、办案单位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写出《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4、解除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监督、约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办案人员要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如果采用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要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至此,解除手续办理完毕。因此,如果本人不去办理签字等手续,就没办法完成程序。
二、刑事拘留多少天可以取保候审
刑事拘留之后最多七天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了。案件不复杂都是被侦查机关第一次审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开始算起,符合相关的条件找到相应的担保人缴纳了保证金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办案机关应当在三日内答复,是否获得保释,都将会说明原因。
延伸阅读
取保候审的条件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结语:犯罪嫌疑人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符合条件的话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程序包括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并经批准、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等步骤。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需前往办理,否则无法完成程序。刑事拘留后最多七天才可办理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九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经批准逮捕,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社会无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不予逮捕。具体情况包括:缺乏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或者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犯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不负刑事责任;犯罪行为不符合刑法规定,或者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的危害...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对于可能判处刑罚的个体,包括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或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以避免社会危险性;此外,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以及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情况,也可以考...查看全文

离职后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被辞退书面通知或通告是作为证据的重要依据。如果无法获取这些证据,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要求单位提供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同时保留工作交接单等。...查看全文

被打骂后,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打人不构成正当防卫,但是否违法需根据情况判断。对骂不属于正当防卫,打人则构成违法。若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对方不赔偿撞车损失,可以通过公安机关交管部门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也可口头起诉并记录笔录。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赔偿争议可请求公安机关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经调...查看全文

遭遇车祸后,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交通事故责任鉴定原则及起诉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当事人可向公安机关调解或直接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责任鉴定原则包括当事人有违章行为、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交通违章...查看全文

签署合同时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签合同被骗后,应区别对待。对于合同欺诈,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变更或撤销。若目的是签合同被骗取财物,应立即报警、固定证据,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查看全文

兼职时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兼职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但可以口头约定。兼职人员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兼职与本职工作无关,不重复缴纳保险。用人单位可与兼职人员口头约定或签订兼职协议,不缴纳社保。重复购买保险需避免。...查看全文

房屋产权到期后,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房屋70年产权到期后,仍然属于自己。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可续期,续期费用需缴纳。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民法典》规定,土地使用者可申请续期,并支付相应费用。...查看全文

面对辱骂,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遭到辱骂可以报警处理,对恐吓、威胁、侮辱、诽谤等行为可处以拘留或罚款。同时,遭人辱骂也可以申请赔偿,因为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行为人在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中影响他人名誉时需...查看全文

提前退租,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提前退租房东不退剩余租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解决。根据合同约定,提前退租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房东无过错,可以不退还押金。双方可通过谈话、终止租赁协议等方式解决争议。如无法协商,可寻求房屋主管部门、仲裁机关或法院的帮助。...查看全文

面对假酒,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消费者买到假货后可以要求退货退款,并可以要求增加赔偿所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根据《食品安全法》,消费者买到变质食品可以要求赔偿,赔偿金额为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查看全文

如何在认购书中确保自己的权益?

认购书注意事项:规避受牵制条款,选择市建委示范文本以保护购房人利益;按时与开发商协商合同,否则可能导致解除认购书和定金不退。购房人需获得开发商同意并书面确认延期谈判,并约定具体期限。...查看全文

遭受辱骂时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可以报警或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还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辱骂他人构成侮辱罪,处罚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轻微辱骂构成民事侵权,处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可构成侮辱罪。《民事诉讼法》规定...查看全文

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理直气壮地通过合法途径去维权。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明白自己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查看全文

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理直气壮地通过合法途径去维权。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明白自己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查看全文

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理直气壮地通过合法途径去维权。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明白自己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查看全文

劳动者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途径:合法签订劳动合同是重要依据和法律武器;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习了解相关法律;遇到侵犯权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解决,避免冲动行事;复杂情况下,寻求工会、妇联、法援等机构帮助。...查看全文

在续租房租合同时,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租赁合同到期后,没有自动续租的法律规定,但根据《民法典》规定,原合同仍然有效,租期变为不定期。租客可以继续租房并交租,但双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租赁合同来判断,可以积极与房东沟通寻求解决办法。如需帮助,请咨询律师。...查看全文

延期工程索赔: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

文章主要内容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交付工程,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或按实际损失赔偿或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违约方应当赔偿对方因违约而造成的损失。根据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