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员工劳务合同纠纷如何举证?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员工劳务合同纠纷如何举证?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员工劳务合同纠纷如何举证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三)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四)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二、劳务合同纠纷的种类有什么
1、拒绝履行
拒绝履行是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后,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在一方拒绝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有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金和损害赔偿责任。
2、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的履行违反了履行期限的规定。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下,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迟延履行的违约金,在不足以弥补损失的情况下,还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3、不适当履行
不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即履行具有瑕疵。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4、部分履行
部分履行是指合同虽然履行,但履行不符合数量的规定,或者说履行在数量上存在不足。在部分履行的情况下,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按约定交足数量,也有权要求支付违约金,在不足以弥补损失的情况下,还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因劳务合同产生纠纷的就需要及时的处理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不好是可以走法律的程序来帮助自己,但前提需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才会有胜诉的机会,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只有证据齐全执法人员才会判决。
相关内容:打工没签合同受伤怎么办
一、打工没签合同受伤怎么办?
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要准备以下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二、打工没签合同受伤申请工伤认定时怎么证明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打工没签合同受伤可以被认定成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事实上,即便跟用人单位之间签了劳动合同,受伤的原因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的也不需要申请工伤认定。因工受伤的,打工没签合同受伤的必须先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工伤认定书就意味着员工不能享受任何的工伤待遇。劳务关系中因工受伤的,也可以要求接受劳务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劳务工伤纠纷起诉流程如何走?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劳务工伤纠纷起诉流程如何走?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劳务工伤纠纷起诉流程如何走
工伤诉讼程序:
1、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
2、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4、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5、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二、工伤认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1、工伤认定申请主体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的场合,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此系其法定义务。
(2)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在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场合,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据此,此种申请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非职工一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就可以由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直接申请工伤认定。此种场合的直接申请工伤认定就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来说,是其民事权利而非义务。同时,法律授权工会组织也享有工伤认定申请权,以维护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2、工伤认定管辖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的说,应当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依规定应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3、认定申请时限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限:30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至于何为“特殊情况”及何为“适当延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酌情认定、决断。上述期间内,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始得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2)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时限:1年,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该期间为除斥期间。
劳务工伤纠纷发生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处理解决,如果与单位协商不好是可以走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劳务纠纷一般不适用于《劳动法》,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因此,在起诉之前就需要多方面的收集证据,只有证据齐全自己的权益才可以获得保护。
相关内容:发生工伤解除劳动合同有经济补偿金吗?
一、发生工伤解除劳动合同有经济补偿金吗
用人单位因工伤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有法定过错行为外。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经济补偿金有哪些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用人单痊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是不能随便的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有此行为,那么就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经济补偿,对于补偿的标准就会按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因此,在处理的时候就需要由双方来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好就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如何解决?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可以通过协商或者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的。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时,出现劳务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二、终止劳务合同有赔偿吗
视劳务协议约定。用人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等,故不存在赔偿金,但可以要求违约金。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
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民法典》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劳务关系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劳务纠纷,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说是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所产生的劳务方面的纠纷,那么可以通过到当地的立法立即补退这种方式来解决,但是还是需要提交其他的证据,才能证明双方当事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劳务关系。此时因为劳务产生的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
相关内容:发生劳动争议可以诉讼吗?
一、发生劳动争议可以诉讼吗?
1、发生劳动争议不一定可以提出诉讼请求。
劳动争议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其起诉,其他人未经委托无权起诉。
(2)必须是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而向法院起诉,不能未经仲裁程序直接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高法院作出了有关的司法解释,对仲裁机关不予受理的,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不得将仲裁委员会作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4)起诉不得超过诉讼时效,即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否则法院可以不予受理。对于经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不得再起诉,法院也不受理。
(5)起诉必须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一般应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二、劳动纠纷起诉要缴纳诉讼费用吗?
1、劳动纠纷起诉要缴纳诉讼费用。
劳动争议案件向法院起诉每件交纳10元。
2、劳动纠纷发生之后,是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的。
遇到纠纷去法院,这是一般原则,但是有些纠纷直接去法院是不行的,也就是说直接去法院法院不管,比如劳动纠纷,在我国,有一个专门先于处理劳动纠纷的部门叫劳动仲裁,也就是说遇到劳动争议类纠纷,得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3、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如下:
(1)申请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4)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5)开庭审理。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6)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可延期15日。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然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但是在起诉的时候,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明自己曾经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的材料。若是无法证明提出过仲裁申请,那么法院并不会受理诉讼请求。当然发生纠纷后,也可以不仲裁,而是直接选择协商的方式来处理纠纷。
工地劳务纠纷报警有用吗?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工地劳务纠纷报警有用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工地劳务纠纷报警有用吗?
是可以报警的,但是需要看情况,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的情况下,显然是可以报警处理的,但如果不涉及到违法犯罪是的话,是不受理的。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当事人报警警察是不会受理的,当事人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哪些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按照以下几个方式解决: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双方不愿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从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仲裁申诉时效中止,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在30日内结束调解。仲裁申诉时效从中止的30日之后的次日继续计算,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没有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4)诉讼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在工地发生了劳务纠纷,一定要及时的通过合法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比如说是关于劳务工资款发生纠纷,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立即的支付工资款。如果在这过程当中涉嫌刑事犯罪的话,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相关内容:职员被降薪降职如何应对?
一、职员被降薪降职如何应对?
1、面对公司降职降薪的,作为劳动者应该直接拒绝。
(1)用人单位无故降职降薪,一则违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变更劳动合同需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的规定,也违法《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的规定。
(2)此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现因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正式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要求用人单位依据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及时办理离职手续,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如果单位不予支付,在给单位发书面通知后,可以不用去上班,立即申请劳动仲裁。注意,在司法实践中,务必要注意及时、尽快提请劳动关系仲裁,如果在仲裁立案之前,公司消除了降职降薪的违反情形,可能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3)如果自行离职的,没有经济补偿,所以千万就别自己辞职了。另外,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比如是和单位有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降薪降职的证据、工资收入等,这对将来的仲裁和诉讼胜诉,非常关键。
2、劳动者若是遇到用人单位降职降薪时:
(1)劳动者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可以降低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1、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可以降薪。
经双方协商可以降薪,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予以变更,变更后的内容需要通过书面的形式予以确认,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双方可以约定就薪酬待遇变更事宜进行约定;
2、特定情形企业单方降薪。
用人单位没有权利随意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降低工资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应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文件。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以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若不想解除劳动关系的,可只请求支付工资差额。
不管是调动职工的岗位,还是降低职工的工资待遇,都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征得劳动者的同意才行。如果单位不经过劳动者的同意就随意调换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或者是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劳动者可以拒绝。
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都是劳动合同之中的必备条款,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单位若是想要降职降薪,必须要先与劳动者协商,通常情形下,劳动者会拒绝单位提出的降职降薪的提议,如果单位执意降职降薪,劳动者可以选择离职。
劳务合同纠纷多久开庭?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劳务合同纠纷多久开庭?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劳务合同纠纷多久开庭?
劳务合同纠纷大概十几天左右的时间会开庭。劳动仲裁受理后开庭时间是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五天。劳动仲裁要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后有结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时间还可能会延长,延长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处理劳务纠纷的原则是什么?
1、合法原则。
依法处理争议,就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权利,义务要求去解决争议,同时要掌握好依法的顺序,即,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法规,没有法规依规章,没有规章依政策。
2、公正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将劳动争议当事人置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有超越另一方当事人的特权,另一方面应注意依法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劳动者,这与依法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宗旨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共同的基点是依法。
3、及时原则。
首先,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及时协商或及时申请调解以至申请仲裁,避免超过仲裁申请时效,丧失申请仲裁的权利。其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在法定结案期限内,尽快处理完毕,以避免案无定日,欠拖不决的现象。最后,对处理结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要及时采取申请强制执行等措施,以保证案件处理结果的最终落实。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发生劳务方面的纠纷,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完全是可以的,并且这是属于我国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民事类型的案件,因此就是按照《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来进行处理的。一旦案件受理之后,就会积极地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或者说是组织双方来开庭。
相关内容:受了工伤怎样起诉老板?
一、受了工伤怎样起诉老板?
1、受了工伤需要想要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自己已经申请过劳动仲裁的证据。
且还需要提交以下证明自己满足起诉条件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工伤案件不可以直接起诉。
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要走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起诉至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经过下列程序才可以起诉:
(1)必须先要申请工伤认定,若伤情严重的,还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获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2)凭认定工伤决定书等证据,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履行工伤待遇赔偿的前置程序;
(3)如果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不服,必须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工伤起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1、工伤起诉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受伤者身份证、门诊病历本等。
此外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医院住院病历;
(2)关于休息误工的医疗诊断证明、工资单或者收入证明,扣发工资收入证明;
(3)关于需要护理的证明、护理费发票或收条;
(4)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5)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鉴定费发票;
(6)视情况提供其他材料。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2、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的材料
(1)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害的程度等基本情况。
(2)劳动合同或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
(3)诊断证明,甚至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职工死亡的,需要提交死亡证明。
(5)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需要提交交通事故认定书、路线图、甚至考勤管理制度等。
(6)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需要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
(7)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他人暴力伤害的,需要提交公安机关的证明材料或者是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因为工伤赔偿引发的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对于此类纠纷,是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若是想要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明自己已经提出了劳动仲裁申请的材料,这是由于现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对于没有申请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会驳回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