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要求

律师回答
摘要:审判监督程序是司法机关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后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它包括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决定提审和提出抗诉四种方式。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司法机关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有: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决定提审和提出抗诉。
1、决定再审
各级人民法院对本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所采取的方式。
2、指令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地方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实行审判监督的一种方式。
3、决定提审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该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
4、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
延伸阅读
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方案
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确保审判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首先,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审判程序的执行情况,确保法官和检察官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加强对证据的审查和保护,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加强对被告人权益的保护,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确保被告人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此外,推行电子化审判,提高审判效率和透明度。最后,加强对审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这些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司法系统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推动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审判监督程序,是司法机关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后,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方式包括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决定提审和提出抗诉。审判监督程序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通过建立独立监督机构、加强证据审查和保护、保障被告人权益、推行电子化审判以及加强培训和监督等措施,提升司法系统公信力和推动法治建设进一步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方式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方式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主要有三种方式:     &nbs...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

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是: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客体必须是人民院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必须由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方能启动再审程序。...查看全文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审判监督程序是司法机关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后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有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决定提审和提出抗诉。...查看全文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司法机关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后,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监督程序有四种方式:决定再审是各级法院对本院判决、裁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指令再审是最高法院对各级法院实行...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

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是: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客体必须是人民院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必须由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方能启动再审程序。...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的程序

法律分析: 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是提出的主体不同、提出的程序不同等。 再审程序属于什么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期限?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查看全文

什么是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久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1,当事人的申诉。当事人如果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理案件。各级人民法...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异同

审判监督程序和二审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审理对象、提起理由、提起主体、审理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以及是否能加重被告人刑罚等方面。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是审理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提起理由是确有错误,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审理程序根据原审案件类型...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差异

审判监督程序和二审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审理对象、提起主体、提起条件、提起期限、审判适用的程序以及审判结果能否加刑。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已生效案件,由最高法院等特定机构提起,提起条件较为严格,提起期限较为灵活,审判结果可加刑也可减轻刑罚。...查看全文

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差异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审理对象、提起主体、提起条件、提起期限、审判适用程序和审判结果能否加刑。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已生效案件,由最高法院等提起,可以加重或减轻判决;二审程序审理未生效案件,由上诉人或检察院提起,不需要理由...查看全文

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比较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及特点。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已生效的裁判,有严格限制,没有确定的时间,法院范围大;二审程序审理未生效的裁判,由上诉和抗诉引起,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只能由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原...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吗

一、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程序吗 1、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查看全文

再审是审判监督程序吗

律师分析:是。再审程序有三类,基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和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的再审程序和当事人行使诉权申请再审引起的再审。前两种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后一种称为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从广义上讲,前两种和后一种统称为审...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吗

法律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吗?

律师分析: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

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在于:审理对象、提起机关和人员、提起条件、法定期限和审理法院级别不同。一般情况下,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如发现错误并认为需要再审,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嘛?

律师解答: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吗?

法律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并没有本质区别。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