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抗诉权利?

律师回答
摘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人民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违法情况应提出抗诉;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对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也可提出检察建议;人民检察院应在三个月内审查并决定是否提出建议或抗诉;具有一定情形的错误裁判应认为有抗诉必要。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质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决无罪或改变事实认定,造成错误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的。
4、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错误,量刑虽然未致畸轻畸重,但社会影响恶劣的。
5、因重要事实、法定情节认定错误而导致错误裁判,或者因判决、裁定认定犯罪性质错误,可能对司法实践产生不良效应的。
延伸阅读
结语:《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判决、裁定的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以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和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也有权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特定情形下,应认为有抗诉必要,并依法提出抗诉。这些规定为确保司法公正提供了有效的监督机制,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三)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
(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五)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核准的死刑案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中如何为自己辩护?

法庭辩护的关键点包括:犯罪性质、主从犯身份、主观恶性、赔偿退赃与谅解书、自首认罪表现、前科劣迹、缓刑适用。法庭上合法证据的要求包括:证据链互相印证、保证书“白纸黑字”、公开场合录像照片、非侵入第三人住宅取证、当事人自录录音需对方认...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胜诉后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行政诉讼胜诉后,建议申请提级执行。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受侵害的公民、法人或组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若原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上级法院可责令原法院执行或指定其他法院执行。...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如何维护原告的权利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这样维护原告的权利:原告委托了代理律师的,代理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此外,原告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庭审材料。...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如何提出抗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抗诉的条件和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抗诉案件的程序,包括受理、立案和审查等步骤。受理来源包括当事人申诉、上级机关交办等,立案需满足抗诉条件,审查主要依据原审案卷进行,原则上不进行调查。...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维护民事权益?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如何抗诉

法律分析:民事抗诉有下列几种情形:_x000D_ 1、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抗诉;_x000D_ 2、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抗诉;_x...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如何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

诉讼时效抗辩权是被告行使的一项民事权利,司法不应过多干预。诉讼时效抗辩是对已进入诉讼阶段的对方当事人违反诉讼时效规定的抗辩行为,请求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不得约定延长或缩短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的...查看全文

保证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1、一般保证中,当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时,起诉保人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中断。以此来保障主债权人先起诉主债务人,等判决下来之后,才能起诉保证人,从而保障了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行使。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查看全文

如何保障自己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第九十三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查看全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如何维权?

民事赔偿判决书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将划拨被执行人财产。法院强制执行是强制措施,执行人员按法律文书规定,强制被执行人完成指定行为。刑事诉讼中,再审案件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由法院或检察院依法决定;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可中止原判...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如何界定抗诉的资格?

民事诉讼抗诉条件:1.法院未经庭审质证即采信证据,导致错误裁判;2.法院不采纳庭前有效证据,仅因被告人翻供判决无罪或改变事实认定;3.法院违反程序、审判人员贪污受贿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4.判决认定错误、量刑未致畸轻畸重但社会影响...查看全文

房屋权利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房屋权利人是指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权和相关权益的法人、组织或自然人。他们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包括申诉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民法典》规定了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侵犯物权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房屋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查看全文

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订立解除、辞退、工资福利等方面的纠纷。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调解原则,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查看全文

如何通过行政诉讼维护民事权益

法律分析:当事人要通过行政诉讼维护民事权益的,可以依法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应的证据材料;并且需要在六个月的有效时效期间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是该案件必须属于行政案件,且在法院的受案范围之内。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美容院医疗纠纷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医疗费按照治疗费用计算,误工费根据收入减少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标准计算。...查看全文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病人发现医疗欺诈后可采取法律措施维权,医疗机构可能承担民事、刑事或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医疗诈骗罪适用于相关转化罪的规定,并纳入口袋型犯罪使用,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合同诈骗、虚假广告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抗诉程序是如何展开的?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生效判决提出的一种补救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对各级法院已生效判决提出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可对下级法院已生效判决提出抗诉。抗诉书应包含抗诉的原因和事实,并提供证据。一旦人民检察院提出...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败诉时该如何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分析:合同纠纷败诉时,可以通过上诉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提交上诉状和相应的证据材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败诉时该如何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利

当合同纠纷败诉时,可通过上诉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时,可以合法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并提交上诉状及相关证据资料。...查看全文

如何在职场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并申请工伤认定。同时,工伤员工可以通过向劳动保障部门提起工伤认定、进行伤残评定以及协商或申请劳动仲裁等维权措施来争取相应的赔偿和权益保护。对于雇佣临时工且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