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加班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回答

用人单位非特殊情况或紧急任务安排加班的,劳动者拒绝加班合理合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用人单位强制安排加班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农民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要相信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用极端手段。(1)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推诿,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官司,可以请律师,没钱打官司的时候,可以到当地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相应的帮助。

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如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争议发生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加班无补偿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支付加班费也违法。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且每天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知会主管或者安排加班的管理人员即可。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如何维护年假权益

可以找工会组织维护年假权益,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者如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最重要的法律武器。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劳动法》和相关的法律要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提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来解决,切莫冲动意气用事。当遭遇特别复杂情况时,建议到当地工会、妇联、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寻求帮助。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加班权益?

员工追讨加班费,先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步骤: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申请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提起劳动诉讼。员工自愿加班不一定有加班费,劳动法规定单位安排加班,并需与员工协商。劳动法限制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保护...查看全文

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人民法院可提起诉讼,被告应对过失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院可根据过错程度确定被告承担40%赔偿责任。注意,医院外部救护车由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医院不负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了解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集资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可通过报警或向公安机关举报。根据《刑法》,若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将立案追诉。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且数额较大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者维护劳动权益的关键是依法行动,具体包括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及通过公权力途径解决争议。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查看全文

人身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人身侵权后应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造成残疾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侵害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包...查看全文

加班无补偿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劳动者如果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安排来加班,但加班无补偿的,应该通过下列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依法支付加班费;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加班无补偿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支付加班费也违法。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且每天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知会主管或者安排加班的管理人员即可。根据《劳动法》第...查看全文

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1、作为消费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要有维权意识,不仅要学法、守法,还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时,要记得索要发票并保存好;   3、在发生消费争议时,要及时向律师等...查看全文

担保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担保人被起诉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抗辩策略。包括担保有效性、承担期限、责任承担与否、如何承担责任等方面。根据民法典规定,一般保证在保证期间未提起诉讼,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保证在保证期间未请求保证人承担责任,保证人不再承担责...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在离婚诉讼中,因过错方的行为导致夫妻离婚时,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给予民事赔偿的法律制度。离婚损害赔偿的条件包括过错方具有法定的严重过错行为、另一方无过错、严重过错行为导致了离婚,以及过错行为给无过错方造成了损害。除了...查看全文

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期限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查看全文

离职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离职后一年内,劳动者仍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即使劳动关系已终止,如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劳动者也可在一年内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裁员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老板辞退职工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具体数额根据工作年限决定,赔偿金通常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少数情况下,公司解聘员工无需支付赔偿。按法律规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查看全文

了解加班与旷工扣工资,维护自身权益

工资是雇主或法定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或约定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不包括社保费、福利费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加班需支付加班费,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不加班不算旷工。...查看全文

如何在食品中维护自身权益?

食品中吃出异物,可先协商维权,不成可向监管部门投诉,最后可通过起诉索赔。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可要求赔偿损失。异物可能涉嫌伪劣产品、不符卫生标准或有毒食品罪。取证应保留票据、产品、包装及拍照。可先与商家交涉并要求赔偿。...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的赔偿决定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刑事赔偿复议,而公安机关不服国家赔偿决定只能遵循上级机关的决定,初审时可不受理国家赔偿申请,但需执行上级机关复议后的决定。...查看全文

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离婚利益与谈判与判决的关系:一次性判决离婚、分财产和过错损害赔偿金是离婚的利益,但为获得更多利益,需考虑谈判和法院判决的标准和结果。找专业婚姻律师评估可帮助决策。...查看全文

精神赔偿: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民法典》,当一方出轨时,另一方有权要求精神赔偿。出轨行为会对另一方的身心造成伤害,而精神赔偿的数额将根据出轨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对另一方精神损害的程度来确定。此外,根据法律规定,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查看全文

遭受裁员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者被无故辞退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用人单位要求支付赔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提交相关材料后,仲裁委将进行调解并下达裁决书。如果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查看全文

遭遇暴力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被打了建议立即报案,维护自己权益。如伤情鉴定为轻伤以上,打人者涉嫌故意伤害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