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及流程:公司分立涉及公司解散、变更和新设,股东身份及持股额变化,债权债务变化。法律依据为《公司法》第175条。分立流程包括董事会拟定分立方案,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并处理债务分担协议,董事会编制财务文件,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分立决议需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一、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公司主体的变化,涉及公司的解散、变更和新设:
在新设分立形式中,原公司解散,新公司设立。在派生分立形式中,原公司存续,但主体因股东、注册资本等发生变化而必须进行变更,新公司设立。
2、股东身份及持股额的变化:
由于公司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股东的身份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即由原公司的股东变成了新公司的股东。就留在原公司的股东而言,虽然股东身份没有变化,但在原公司的持股份额却可能发生变化。由于公司分立一般要导致原公司规模的缩小,因此,随着股东和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剩余股东对公司持股份额必然会有所增加。
3、债权债务的变化:
随着公司的分立,原公司承受的债权债务也将因分割而变化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债权债务。
4、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司的分立】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二、公司分立的流程是什么
1、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分立方案:
此与公司合并类似。但在公司分立方案中,除应当对分立原因、目的、分立后各公司的地位、分立后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安排外,特别应妥善处理财产及债务分割问题。
2、公司股东会关于分立方案的决议:
公司分立属于《公司法》上所称重大事项,应当由股东会以特别会议决议方式决定。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时,特别要通过公司债务的分担协议,即由未来两家或多家公司分担原公司债务的协议。为了保证分立方案的顺利执行,应当同时授权董事会具体实施分立方案。该授权包括向国家主管机关提出分立申请、编制其他相关文件等事项。
3、董事会编制公司财务及财产文件:
根据《公司法》第175条的规定,公司分立时应当进行财产分割。为妥善处理财产分割,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经股东会授权后,应当由董事会负责实施。
4、政府主管机关的批准此与公司合并须经政府主管机关批准的规则在本质上相同,即公司分立应以政府批准为前提。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5、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
债权人保护程序主要涉及分立通知及公告及程序:在分立决议做出后的10日内,将分立决议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延伸阅读
结语: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包括公司主体的变化、股东身份及持股额的变化、债权债务的变化等。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分立后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在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公司分立的流程包括公司董事会拟定分立方案、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董事会编制财务及财产文件、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章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十四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三章 国家出资企业 第二十一条 国家出资企业对其所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国家出资企业对其所出资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制定或者参与制定所出资企业的章程,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维护其出资人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十一条 乡镇企业依法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乡镇企业,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司设立失败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公司设立失败的法律后果包括发起人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并应返还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及加算利息;同时,发起人之间应根据约定或投资比例划分责任。...查看全文

分包不合规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违法分包需承担法律后果:1.转包或再次分包将导致转让、分包无效,罚款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2.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罚款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查看全文

医美贷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美容贷款不还的后果严重,包括产生利息、催收方式多样、可能上征信、被起诉等,对个人信用造成影响。征信对贷款申请至关重要,银行审核时会考虑逾期历史,可能导致拒贷或少贷。...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购房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相互返还房款和房屋、支付使用费、补偿装修价值、赔偿损失、支付惩罚性赔偿、收缴财产、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房地产分离出卖、产权未登记过户、产权主体问题、侵犯优先购买权、单位违规购房、...查看全文

赌博违法行为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赌博行为进行了规定。根据实际情节,提供赌博条件的行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被拘留并处罚款,参与赌博赌资较大者可能受到罚款或拘留,参与赌博情节严重者可能被拘留并处罚款。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判刑...查看全文

重庆公积金断缴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重庆公积金断交后的后果:员工长期断交住房公积金,公积金管理中心可按商业贷款利率计算剩余贷款;申请公积金贷款需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并在申请时处于缴纳状态。...查看全文

监理人违法行为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公司监理人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公司财务进行检查,监督和纠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并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应...查看全文

不签订合同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会导致劳动关系证明缺失,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将受到处罚。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等方式解决。...查看全文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与应对措施

无效合同是指因严重欠缺有效要件而在法律上失去效力。民法典规定了无效合同的几种情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双方虚假表示的合同、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合同、损害他人权益的恶意串通合同。确认无效后,合同失去法律约束力,需要返还财产或...查看全文

重婚行为的法律后果与应对措施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构成重婚罪的将受到刑事处罚。重婚行为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司法实践中发现重婚行为有多种类型,包括两...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厂里未签劳动合同公司的惩罚是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和政府介入解决问题,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社会保险问题,劳动者可要求补办手续或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解决。如果因未办理社会保险导致损失,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会计偷税漏税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会计作假、偷税漏税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处罚标准根据逃税数额的大小而定。同时,根据会计法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也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财政部门可通报单位并处罚款,...查看全文

公司分立对债权人的法律后果

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产生一个以上新的公司;股东身份及持股额的变化;债权债务的承担发生变化。根据《公司法》第175条规定,公司分立后应进行财产分割,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公司需在作出分立决议后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3...查看全文

承重墙拆除的法律后果与应对措施

承重墙拆除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拆除承重墙可能导致人身、财产安全的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同时,擅自改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行为也会受到行政处罚。若拆除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房屋坍塌,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相关...查看全文

利弊分析及应对措施

本文讲述了用人单位在员工发生事故伤害后必须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否则将承担相关费用。如果用人单位逾期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可以自行提出申请。一旦确认工伤,部分医药费将得到工伤保险的支付。但是,一旦定级,企业需要...查看全文

责任划分及应对措施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与是否接听电话无关。主要责任是因违章发生事故或导致人员伤亡,驾驶证将吊销2年。同等责任是双方违章导致事故,驾驶证扣12分或不扣分。次要责任是对方违章导致事故,对方受伤或死亡,驾驶证扣...查看全文

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以及公司分立无效纠纷的处理

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是:被分立公司的权利义务由分立后的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继承,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分立后的新设公司和存续公司是独立的法人。违反法律规定的分立行为无效,需要通过法院确认。任何一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查看全文

对公司违规设立分公司的处罚措施

未办理登记领取分公司营业执照的公司或分公司设立经营机构,构成无照经营行为;若使用分公司名义则还构成冒用分公司名义行为;若未使用分公司名义,则仅构成无照经营行为。...查看全文

分析持刀伤人罪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措施

持刀故意伤人是指使用刀具对他人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仅会造成受害者伤害,还会引起恐慌。持刀伤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伤害程度可分为轻伤、重伤、致死。轻微伤和一般殴打不能构成该罪,仅受行政处罚和赔偿责任。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可处三年以...查看全文

股权收回后公司的应对措施

股份的收回分为无偿收回和有偿收回两种形式,无偿收回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无偿地收回已分派的股份,有偿收回则是指按一定价格从股东手中回购股份。公司减少资本可能会对其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产生影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