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自住商品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律师回答
摘要:本市实行限购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跨区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优先购买条件包括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和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套型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销售价格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商品住房30%左右。销售和登记管理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公示房屋信息,购房申请经资格审核后摇号选房。购房人取得所有权证后5年内不得转让,违规购房将受到处罚。
按照限购政策规定在本市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可以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符合条件的家庭只能购买一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不再受到区县属地限制,可以跨区买房。
二、优先购买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优先购买:
(一)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须年满25周岁。
(二)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
三、套型面积和价格标准
自住型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最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销售均价,原则上按照比同地段、同品质的商品住房价格低30%左右的水平确定。
四、销售和登记管理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办理自住型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或者现房销售备案手续前,应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网站和销售现场公示房屋套数、户型、价格等信息。公示期不少于15天。购房家庭应当在公示期内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购房申请。对申请购房家庭的资格审核,按照本市住房限购相关规定执行。
(二)自住型商品住房项目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办理现房销售备案后,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向符合购房资格的申请人销售。选房顺序,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公开摇号确定。摇号应当进行全程公证,并接受所在区县建设房管部门的监督。
(三)自住型商品住房进行房屋权属登记时,登记部门应将房屋性质登记为“自住型商品住房”。
五、转让管理
自住型商品住房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原则上5年内不得转让。
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5年以后转让的,如有增值,应当按照届时同地段商品住房价格和该自住型商品住房购买时价格差价的30%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购房人将自住型商品住房转让后,不得再次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
六、处罚措施
对通过隐瞒家庭住房状况、伪造相关证明等方式,弄虚作假,骗购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家庭,一经查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与其解除购房合同,购房家庭承担相应经济和法律责任,且5年内不得在本市购买住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限购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不再受到区县属地限制,可以跨区买房。优先购买条件包括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和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套型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销售均价原则上比同地段、同品质的商品住房价格低30%左右。销售和登记管理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需公示房屋信息并接受购房申请,选房顺序通过公开摇号确定。转让管理方面,购房人在5年内原则上不得转让,转让后需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对骗购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家庭将追究相应责任,且5年内不得在本市购买住房。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自行销售商品房,也可以委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保障商品房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章附则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购买自住型商品房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自住型商品房购买常见问题:产权、土地情况、交易房屋是否租赁、手续齐全、福利房合法性、物管费拖欠、市政规划影响、单位房侵权、中介违规、合同约定明确。...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验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新房的验房交付过程,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验收房屋前,不要领取钥匙及办理入住手续。 2、约定好房屋质量不达标的相关责任,由于在售的商品房大多数都是期房,所以目前不少购房者都以此为由而拒绝接收新房。 3、商品房逾期交付的...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购买商品房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注意检查开发商五证是否齐全;确定房屋的使用投资价值;谨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核实清楚房屋本身结构以及配套设施如水、电、物业及燃气;注意房屋产权问题。一、验收房子注意事项有哪些验收房...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后,验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商品房验房注意事项介绍:1、窗框与混凝土拼接处密实无缝隙,窗户开关是否顺畅。2、看房顶以及墙面是否有裂痕、水渍、麻点以及鼓起的情况。3、卫生间以及厨房是否有地漏,是否有坡度,下水是否通畅。...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注意事项有哪些

购买商品房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购买手续不全的商品房可能存在隐患;其次,权属证书颁发期限不确定,需缴纳土地出让金;此外,只能取得使用权,无权上市交易;最后,可能被政府强行拆除非法建筑。如果开发商承诺的优惠在合同中有体现或有其他证...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应注意哪些事项

购买商品房应注意的事项有:1、开发商的五证审核;2、购房合同审核,主要看有无违法的条约;3、对照合同验收房屋;4、审查有关证件;5、审查房屋的质量;6、审查交房费用,特别注意逾期交房和房屋的质量问题。...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注意事项有哪些

购买商品房时尽量注意以下情况:1、购买手续不全的商品房可能会带来隐患;2、取得权属证书的期限无法确定,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3、只能取得使用权,不能取得权属证书,不能上市交易;4、可能...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五证审核。2、购房合同审核,即认真签好购房合同和补充协议。3、对照合同验收房屋。4、审查有关证件。5、审查房屋的质量。6、审查交房费用,特别注意逾期交房和房屋的质量问...查看全文

买商品房要注意哪些事项

买商品房要注意的事项有:1.五证审核;2.购房合同审核,即认真签好购房合同和补充协议;3.对照合同验收房屋;4.审查有关证件;5.审查房屋的质量;6.审查交房...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购买商品房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房屋信息及产权、使用权方面的条款是否清晰;2、时间、价格、地点、不可抗拒力的条款是否明确;3、双方当事人的信息是否核对属实;4、售后物业管理和违约责任的条款是否明确。...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下列问题: 注意开发商是否五证齐全。 注意产权问题。最好是要求房地产公司提供商品房产权权属证明书,做到有备无患。凡产权不清或产权纠纷尚未了结的商品房,购置时要小心。 注意购房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存在霸王条款、 注意过户时间...查看全文

购买商品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购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五证齐全,开发商需提供五个证书;2.产权问题,要求房地产公司提供商品房产权权属证明书,避免产权不清或纠纷未解决的情况;3.购房合同内容需合法,避免存在霸王条款;4.过户时间需明确。综上所述,购房时务必...查看全文

商品房买卖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签商品房买卖合同需注意开发商资质、交房条件、质量问题、物业管理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期房签购房合同需注意开发企业资质、合同明确性、交付时间等,确保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商标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本文介绍了商标转让的相关知识,包括商标是否存在、是否被撤销、现在的状况以及转让的时间和流程。为了确保商标转让的安全,建议选择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审查。同时,在转让商标时,注册商标人应当将相同或类似商标一并转让。转让商标的时间为8-10...查看全文

商品房认购书中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商品房认购书是商品房交易前的初步确认文书,购房者在签订认购协议时需要注意避免受牵制条款、不要约定预付款不退等条款、不使用模糊概念、注意权利义务对等性、审查开发商提供的格式条款等事项。开发商承诺保留价格或房号的应写入认购书。...查看全文

购买现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购买现房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事先了解市场行情; 2、地段很重要; 3、签订合同时注意查看合同内容;等等。 购买现房有什么注意事项准现房的优缺点又是什么 购买现房的注意事项: 1、事先了解市场行情; 2、地段很重要; 3、签订...查看全文

购买房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房屋认购合同注意事项主要有三点:明确概念、具体承诺和权利义务对等。在签署认购合同时,应确保清晰明确,避免使用模糊不明确的概念,以免产生歧义和纠纷。同时,开发商的具体承诺也必须写入合同,以保障购房者的权益。最后,在签署认购合同时,应...查看全文

购买二手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注意房屋手续是否齐全。房产证是证明房主对房屋享有所有权的唯一凭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交易时对买受人来说有得不到房屋的极大风险。 2.注意房屋是否有出租。有些二手房在转让时,还在被别人租赁。 3.房产如为夫妻共同财产或有其他共有人...查看全文

购买首套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审核购房资格,不同的城市对购房者的条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资金条件、本地户口与外地户口、社保缴纳情况、房屋拥有数量等。如果想要买房,但是不具备资格,就要提前在签约前作出弥补,努力符合该城市的购...查看全文

二手房购买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购买二手房的注意事项:房屋手续齐全、产权明确;共有人情况、承租人同意转售;房屋质量真实、物管费用无拖欠;合同约定特别是违约条款明确;使用补充协议。根据《民法典》义务全面履行,遵循诚信原则,补充协议可协商,无法达成按合同或习惯确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