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调整后薪资待遇如何确定

律师回答
摘要:恢复劳动关系后,工资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并介绍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仲裁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及来源。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
一、恢复劳动关系后工资如何支付?
恢复劳动关系后,工资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二、请求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哪些内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请求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流程有哪些?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结语:恢复劳动关系后,工资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请求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相关证据和证人信息。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如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务派遣工薪资待遇如何确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时,按照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确定。劳务派遣单位需按月支付劳动报酬,无工作期间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查看全文

如何调整劳动关系的

劳动合同法要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人身与财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合同法调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既包含人身关系又包含财产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不是一种单独的人身或者财产...查看全文

借调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律师分析: 借调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查看全文

借调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法律解析: 借调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查看全文

借调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借调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劳动模范薪资待遇如何

劳动模范薪资待遇如何 (一)从1995年12月20日起,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的先进个人,属机关、事业单位的,由主管部门报市政府人事部门审批,可列入本单位提前晋级或越级晋升的范围晋升职务薪资;属企业单位的,其所...查看全文

借调劳动关系该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员工内部借调,与原公司仍然保留劳动关系,工作年限连续计算;员工外部借调,终止原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新用人单位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借调劳动关系该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 借调劳动关系的确定是:借调到其他公司但未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按照以前的情形处理。借调到其他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应认定劳动者解除与前公司的劳动关系,变更为现公司的劳动关系认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薪资待遇不明确如何处理?

劳动合同中薪水约定不明确的处理办法是:按照集体合同标准执行,若没有集体合同或未规定,则实行同工同酬原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双方可重新协商,若协商不成,先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再实行同工同酬,最后参考国家规定。国家规定是指法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未明确辞职后的薪资待遇,如何解决?

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如果辞工未得到薪酬,可通过劳动仲裁获得救济。中小企业或不正规公司往往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会导致劳动者权益难以维护。...查看全文

薪资待遇未明确规定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及其重要性。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应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查看全文

停工留薪期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查看全文

员工调动薪资待遇的相关法律规定

调岗降薪的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调岗调薪需双方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若用人单位未经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员工有权拒绝并要求恢复原岗位、原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应支付赔偿金。调岗降薪属于...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如果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依旧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书面的劳动合同是判断劳动关系成立的一个要素,但并不是唯一的。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律师分析: 如果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依旧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本文探讨了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相应的经济补偿问题。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双方未及时续签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支付与工资相类似的劳动报酬...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如果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依旧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