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形式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律师回答
摘要:工资支付违法行为将面临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雇主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将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要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金,并可能被要求支付赔偿金。如果以逃避支付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工资,且数额较大,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和罚金。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同时,雇主不得随意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公司拖欠工资要负什么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金,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同时,雇主不得随意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公司拖欠工资会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第四十六条和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否则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资支付形式与劳动者本人

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劳动者本人不能领取时,可由亲属或代理人代领。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按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相应周期支付。...查看全文

新业态用工形式多 劳动者权益须保障

<      外卖送餐、快递物流、网络直播......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激增,在满足人们需求、为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引发的新业...查看全文

工资与试用期: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及解除劳动合同时需注意的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因不符合录用条件被辞退一般没有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明确合法的录用条件,并事先公示或告知员工。录用条件应合法...查看全文

不发工资,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劳动者讨要工资的方法及途径;公司不发工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意向金不退可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合同不履约可协商、调解或诉讼;租房押金纠纷应向屋主所在地的法院起诉;装修公司不履行合同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辞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并可追究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劳动者加班权益如何保障以及对应的工资支付问题

用人单位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加班费。工作日加班费不低于工资的150%,休息日加班费不低于工资的200%,法定节假日加班费不低于工资的300%。加班费是指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查看全文

劳动法如何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权益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主旨是确保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获得合理的最低劳动报酬,不包括特殊工作环境和非货币性收入。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确定基于多种因素,包括低收入职工状况、物价水平等。该...查看全文

劳动者权益保障与雇主责任

根据医疗机构鉴定的职业病,工伤认定属于工伤,伤残等级一至十级的劳动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一至四级工伤,企业需保留劳动关系;对于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五至六级工伤,员工提出解除合同时,企业可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查看全文

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

1 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婚丧假期间及社会活动期间也应当有权利取得工资。3、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查看全文

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南

如何解决老板拖欠工资问题:协商、调解并让老板写欠条,若不成可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或申请劳动仲裁,无效则提起民事诉讼。及时收集保存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维护合法权益。(97字)...查看全文

工资应当以形式按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律师分析: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查看全文

工资应当以形式按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法律分析: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支付工资的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_...查看全文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权衡

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伤职工不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即可获得工伤赔偿。单位不得随意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合同,否则可能违法。如果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关系且伤残达到五级以上,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的改革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主旨是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用人单位应履行义务,支付合理工资、提供安全条件和培训,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而辞职和自...查看全文

劳动就业的重要性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劳动权利与就业的促进》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获得报酬、休息休假、安全保护、培训、社会保险等权利。这些权利的保障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查看全文

劳动报酬的形式与支付方式

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拖欠或克扣。公司拖欠工资将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要支付赔偿金;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要支付差额和赔偿金。逃避支付工资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将受到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工资支付的形式与规范

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拖欠。加班费根据劳动法规定,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工作及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200%和300%的工资报酬。计件工资按相应比例支付。综合计算工时制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查看全文

劳动者试用期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限制和规定。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长;同一单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完成工作任务或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试用期内,除特定情况外,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底线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未规定劳动者放弃签订合同的情况。建议劳动者签订合同,保护自身权益。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劳动者不愿意签订,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查看全文

消费者权益保障方式

消费者维权方式包括和解、协商、仲裁、诉讼四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申诉需满足明确被诉方、具体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申诉不予受理或终止受理的情况包括超过保修期或保质期、达成调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