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后,年金的处理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企业年金可以进行转移管理或保留账户,直至满足领取条件。如果新单位没有企业年金或管理系统不完善,个人账户将由原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人继续管理。保留账户的管理费用由账户自行承担。
解除劳动合同是可以领取企业年金的。
(1)职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该职工年金个人账户中的积累额可以转移至其所加入的新单位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中进行管理。
(2)如果新单位未建立企业年金、新单位企业年金制度的账户管理系统不健全、或发生其他由于新单位原因而无法转移个人账户情况的,则该职工的个人账户作为保留账户由原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管理人继续管理,待具备条件时予以转移,或待其本人达到符合企业年金待遇支付条件时领取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积累额。
(3)保留账户的账户管理费用由该保留账户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解除后,年金的申领与支付流程
劳动合同解除后,年金的申领与支付流程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解除劳动合同后,受益人需要向相关机构或单位提交年金申请表格,并提供必要的身份证明和相关文件。接下来,申请将被审查和核实,以确保符合年金领取的条件和资格。一旦申请获得批准,受益人将被通知如何领取年金。通常,年金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支票或直接存入受益人指定的账户进行支付。受益人应按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文件,以确保持续的年金支付。此外,受益人还应了解年金支付期限、税务义务以及可能的调整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年金的申领与支付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受益人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尽快咨询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以确保顺利申领和支付年金。
结语:劳动合同解除后,职工可以领取企业年金。根据规定,职工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可以转移至新单位的企业年金计划账户进行管理。如果新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或账户管理系统不健全,个人账户将由原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管理人继续管理,待具备转移条件或符合待遇支付条件时领取。保留账户的管理费用由该账户自行承担。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申领和支付年金需要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建议受益人咨询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以确保顺利领取和支付年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年金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可以领取企业年金。职工的年金个人账户可以转移至新单位的企业年金计划账户进行管理。如果新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或者账户管理系统不完善,职工的个人账户将由原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管理人继续管理,待具备条件时再转移或者待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违约金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不需支付违约金,除非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按约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尚未履行的服务期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可以分为协商解除、正常程序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以及劳动合同自行解除。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劳动合同向将来消...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法律解析: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解除;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4、经济性裁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法律分析: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解除;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4、经济性裁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法律解析: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解除;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4、经济性裁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查看全文

失业金解除劳动合同后的提取方式

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取的条件包括:参加失业保险并缴费满1年、非自愿失业、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同时,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还可以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怎样解除 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方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解除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与终止劳动合同相似。法定解除是指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同,无需协商和征得对方同意。约定解除是指双方协商一致后解除合同,条件不一定是法律规定的情形。...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有什么义务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负有如下随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有什么义务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负有如下随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法...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有什么义务?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负有如下随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法...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有什么义务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负有如下随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劳动合同到期时间 劳动合同到期后,处理方式: 1、可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续签劳动合同。 2、如果职工主动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双方劳动关系解除,职工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 3、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意与职工续签劳动合同的,则应该向职工支付...查看全文

生病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方式

员工医疗期内享有病假和工资支付,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或拒绝支付补偿金。根据法律规定,医疗期内员工只有严重违纪、失职或不能从事原工作时,单位才能解除合同并支付补偿。如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员工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补发工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社保转移的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必须向职工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在十五日内办理劳动者的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双方应按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在办结工作交接时应支付经济补偿。此外,用人单位需...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协商方式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法:1.单位或劳动者提出解除,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合理考虑违约金;3.进行工作交接,取得离职交接单;4.注意劳动手册和退工单的内容记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