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仲裁是否适用?

律师回答
摘要:发生拆迁纠纷不一定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仲裁适用于有仲裁协议、具体请求和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的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行政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已经采取仲裁方式处理的纠纷不能再向法院起诉。仲裁申请需要提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应详细填写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等。仲裁委员会会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
一、发生拆迁纠纷能否仲裁?
1、发生拆迁纠纷不一定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处理。
《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对于已经采取了仲裁方式处理的,不能再就同一个纠纷向法院起诉。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二、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吗?
1、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2、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发生拆迁纠纷后,不一定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纠纷当事人已经提出仲裁申请的,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发生拆迁纠纷并不一定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解决。仲裁申请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存在仲裁协议、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并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此外,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均不能进行仲裁。对于已经采取仲裁方式处理的纠纷,不得再向法院起诉。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也需注意,如约定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被胁迫订立的仲裁协议等情形,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因此,在拆迁纠纷中,当事人需了解仲裁的适用条件,并提交完整的仲裁申请书,以便获得有效解决纠纷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一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拆迁仲裁案件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拆迁仲裁案件适用诉讼时效,时效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算。当事人应当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二十年的拆迁仲裁案件不予受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

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包括: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等待立案并进行举证、答辩、调解和裁决等程序,最长60天内结案。期间劳动者可在新单位工作。...查看全文

拆迁政策是否对二次拆迁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规定,被拆迁人享受拆迁待遇的次数与拥有被拆迁房屋的数量相关。拆迁人应按法规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和安置,补偿费用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政策确定。拆迁补偿计...查看全文

社保是否适用于仲裁?

社保是否属于仲裁范围是要分情况而定的。对于劳动者追索保险待遇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和法院受案范围。但对于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或劳动者认为缴纳不足的争议,则不属于劳动仲裁范围。仲裁范围一般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但不包括婚姻、收养...查看全文

拆迁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拆迁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仲裁?

律师分析: 侵权纠纷中的财产侵权纠纷可以适用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可以适用仲裁。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

经济纠纷是否适用仲裁?

1、是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还是采取诉讼解决纠纷完全由当事人双方来决定; 2、向哪个仲裁机构提出仲裁完全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何一家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纠纷; 3、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由当事人约定...查看全文

社保是否适用仲裁规定?

社保是否属于仲裁范围是要分情况而定的。对于追索相关保险待遇或与未参加社会保险单位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仲裁和法院受案范围。对于要求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或认为缴纳不足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仲裁范围。仲裁范围一般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仲裁

法律分析:侵权纠纷中的财产侵权纠纷可以适用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可以适用仲裁。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仲裁是否适用?

劳动争议可通过仲裁解决,包括向劳动保障机构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的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可向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第三方有利...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仲裁

法律分析:侵权纠纷中的财产侵权纠纷可以适用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可以适用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下列纠纷不能仲裁:_x000D...查看全文

合同有仲裁条款是否必须适用仲裁

合同有仲裁条款不一定必须适用仲裁。根据《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第五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是否能适用租户

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征收补偿款包括征收补偿款、临时安置补偿、停产停业损失、拆迁奖励等,而房屋有租赁关系的所有人对承租人的补偿义务,该补偿应该为因为拆迁给承租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对此租客可以获得的补偿是临时安置...查看全文

拆迁是否适用行政强制法

法律分析:拆迁不适用行政强制法,拆迁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做出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拆迁行为未包含在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拆迁款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拆迁款适用诉讼时效,时效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应当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二十年的拆迁款诉讼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于个体?

劳动仲裁适用于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纠纷,与经济性质无关。个体户个人经营的可执行个人财产,家庭经营的可执行家庭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债务由个人或家庭财产承担。...查看全文

仲裁是否适用于诉讼程序?

劳动仲裁不属于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适用于公民、法人和组织之间因财产和人身关系引起的纠纷。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是否可适用仲裁?

侵权纠纷中的财产纠纷可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可。公民、法人、组织之间的合同和财产纠纷可仲裁,但行政争议和上述纠纷不能。...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裁决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由于《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废止,房屋拆迁中未规定不可申请裁决的情形。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并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查看全文

关于拆迁安置补偿是否能仲裁

法律分析:关于拆迁安置补偿拆迁补偿协议约定仲裁条款的能仲裁。拆迁安置补偿仲裁应由当事人撰写仲裁协议,明确仲裁请求;向所在地的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仲裁委确认受理后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