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违规发放工资是否涉及偷税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发工资不走公账不一定属于偷税,特殊原因偶然不走公账发放,事后依法报税,缴纳税收即可。偷税是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涉及刑事责任。纳税人需按规定如实申报纳税,报送相关资料。用人单位发工资应遵守法定规定,以货币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可代领或约定日期支付。
发工资不走公账不一定属于偷税,因为特殊原因偶然不走公账发放,事后依法完成报税,缴纳税收即可。
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偷税损害了国家利益,触犯了国家法律,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工资,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延伸阅读
企业工资发放违规是否构成税务违法行为?
企业工资发放违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构成税务违法行为。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应按规定申报并缴纳相关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等。如果企业违规发放工资,例如虚报工资、隐瞒收入或逃避缴税,可能触犯税法。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调查和处罚,包括罚款、补缴税款、滞纳金等。此外,一旦发现企业存在涉及偷税问题的违规行为,税务机关还可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企业应遵守税法规定,合法合规地进行工资发放,以避免涉及税务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结语:发工资不走公账不一定属于偷税,因特殊原因偶然不走公账发放,事后依法完成报税,缴纳税收即可。偷税是指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纳税人应如实申报,遵守法律规定的期限和内容。用人单位发工资需遵守相关规定,以货币支付并在约定日期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企业违规发放工资可能构成税务违法行为,可能导致税务调查和处罚。企业应合法合规发放工资,以避免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破产是否会涉及工资问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企业依法破产倒闭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应得的工资。在破产清偿中企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程序,首先支付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查看全文

企业侮辱员工是否涉及违法问题

企业对员工进行侮辱行为已涉嫌违法。侮辱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目的是贬低他人;客观方面需要有暴力行为;侵犯对象是指定个人的名誉权利;侮辱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查看全文

工资延迟发放是否涉及违规行为?

工资被压一个月是否合法,取决于压工资的目的和约定。如果是限制离职或作为押金,违法可通过劳动监察部解决;如果是合法规定,公司可实行。按劳动法规定,工资必须按约定日期支付,超期视为拖欠。用人单位扣减工资的正当理由包括个税、社保、法院裁...查看全文

绩效工资是否涉及违法问题?

单位扣绩效工资是否违法,关键在于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绩效工资标准。若约定了,则扣除是合法的;若未约定,任何扣除都属违法。同时,扣除后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是不合法的。...查看全文

企业停岗培训是否涉及最低工资问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如果单位在工资支付周期内因非劳动者原因停工或停产,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查看全文

法人独资企业是否涉及股东问题?

法人独资企业的股东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资金、资源和利益分配等复杂敏感的方面。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股东结构和权益分配方案,同时股东也应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查看全文

是否涉及违法问题

奶粉串货是指代理商将产品销售到其他同一品牌代理商的代理区域。串货行为可分为良性、恶性和自然性。为避免追责,经销商常磨掉产品信息,称为“磨号”货。类似的行为也存在于电动车、家电等商品销售中。网上低价商品通常声称是经销商调货。...查看全文

企业拆迁补偿款是否涉及税收问题?

本段内容主要介绍了企业拆迁时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拆迁纠纷的维权途径和拆迁补偿不合理的解决方式。企业拆迁时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而拆迁纠纷可以通过咨询律师、向政府申请裁决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企业停工时工资的发放问题

单位停工、停产期间,劳动者工资支付应按劳动合同规定标准进行,不因劳动者原因而减少。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正常劳动,支付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若未提供正常劳动,按国家规定处理。...查看全文

私人账户发放工资是否涉嫌偷税漏税?

公司使用私人账户发放工资被认为涉嫌偷税漏税,但需要有具体的偷税行为才能认定。然而,员工工资使用个人账户发放且足额按时发放并不违反相关法律。税务核查时,无法通过公司账户查询工资发放情况。...查看全文

企业合并涉及的税收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查看全文

探究企业是否涉及偷税漏税行为?

如何查处公司偷税漏税,包括举报、查处上下游企业、系统比对等手段。依法纳税是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国家采取先进手段监管,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偷税漏税,后果严重。税务局通过查公司账户等方式发现偷税漏税将对公司处罚。...查看全文

企业偷税漏税会涉及员工吗

法律分析: 企业偷税漏税不一定会涉及员工,只要员工不知情。但是如果员工知情,并且帮助企业偷税漏税,如财务为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在企业受到处罚的同时,法律也会依法让作为财务的员工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查看全文

破产重整企业工资发放问题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以保护职工权益。根据《破产法》规定,破产人应先清偿职工工资、医疗费用等,然后是社保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债权。债务人需提供财务报告和职工安置预案等信息。...查看全文

企业是否违反规定发放绩效工资?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应按合同执行,公司不能以两次考核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法定的。如对公司做法有异议,可向劳动仲裁申诉,要求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公司需支付合同约定工资或法定最低工资,否则属违法行为。若两次考核...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涉及到的税收问题

企业并购是企业对外扩张、实现发展的重要方式,并购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企业的税务问题。下面探讨企业并购行为中的涉税问题,并对企业并购中各个重要环节进行纳税筹划分析。 一、选择并购目标的税收筹划 选择并购目标是并购决策中最首要的问题...查看全文

工业企业拆迁补偿款涉及的税收问题

工业企业拆迁补偿款可用于纳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搬迁或处置收入后,可以根据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计划搬迁后的五年内,搬迁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若在五年内完成搬迁,企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查看全文

公司违规签订最低工资合同是否涉及偷税违法?

避税签低工资合同违法且无法维护员工权益。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违反法律规定无效。避税属逃税行为,涉及逃税罪,可判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同样会受到处罚。补缴税款可免除刑事责任,但有前科者除外。...查看全文

企业违规偷税,员工是否担责?

公司利用员工偷税漏税由公司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员工无实质责任。单位涉嫌偷税漏税需罚金,追究单位相关人员刑责。公司可合理避税,但不能利用员工故意偷税,员工被利用为工具。...查看全文

多发工资是否涉及违法?

违法多发工资不退还属不当得利。用人单位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劳动者支付。劳动纠纷可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要求处理侵害合法权益、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支付经济补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