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第三方合同能转正吗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解除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形成劳动关系的,辞退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劳动关系解除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根据以上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履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国企合同工能转正吗

法律分析:      不可以转。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即“凡进必考”。     ...查看全文

国企合同工能转正吗

不可以转。因为现在国有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正在面临着改革,多种用工形式在国有企业里逐步形成将以合同用工为主体的用工形式取代只有正式工的用工方式,所以,国用企业的合同工制度会长期存在,一般不在将合同工转为正式工,这也是国有企业劳动...查看全文

和第三方签劳动合同多久会转正

法律分析:第三方劳务派遣的,一般是不能转正的。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规定,并没有对劳务派遣转正做任何的规定,劳务派遣工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是劳动者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与第三方公司签订的合同,被派遣的人员并不属于工作所在的公司。...查看全文

国企第一年签第三方劳务派遣,第二年签正式;靠谱吗能签吗?

这个很显然不靠谱,里面存在好几个坑。      1、既然是收到了国企的offer,那就应该是和国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签的是劳务派遣合同,那意味着你的国企offe...查看全文

公司合同转第三方合同

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合法吗 用人单位未经当事人委托或授权,无权擅自将用工关系转移,如果用人单位将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的话是不合法的,并且员工可以要求公司进行赔偿。 劳动者本人对单位的工作关系和劳动义务,既不属于物权也债权。单位和当...查看全文

外企都是第三方合同吗

一、外企都是第三方合同吗不一定的,有的公司是直接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二、外企属于三资企业吗三资企业包含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即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查看全文

国企签三年合同是正式的吗?

律师分析: 国企三年合同是编制,国企签订合同的正式工就是有“编制”的,与劳务派遣签订合同的临时工就是没有“编制”的。国有企业叫企业编制,不叫行政编也不叫事业编制,在企业的编制就是企业设了几个岗位,每个岗位都需要多少人,那就是编制。...查看全文

国企签三年合同是正式的吗

律师分析:国企三年合同是编制,国企签订合同的正式工就是有“编制”的,与劳务派遣签订合同的临时工就是没有“编制”的。国有企业叫企业编制,不叫行政编也不叫事业编制,在企业的编制就是企业设了几个岗位,每个岗位都需要多少人,那就是...查看全文

甲乙双方签的合同能转租给第三方吗

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经出租人同意可转租给第三方。租期内,承租人如果得到出租人同意并且出租人知晓或应该知晓承租人的转租,且在六个月内没有提出异议,都可以进行转租。...查看全文

甲乙双方签的合同能转租给第三方吗

法律分析:甲乙双方签的合同经出租人同意能转租给第三方。租赁期间承租人征得出租人同意进行转租的、出租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均可进行转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查看全文

甲乙双方签的合同能转租给第三方吗

甲乙双方签的合同经出租人同意可以转租给其他人。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只要征得出租人同意并且出租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承租人可以在六个月内无异议地进行转租。...查看全文

转签劳动合同第三方合法吗?

法律分析:一、转签劳动合同第三方合法吗?合法,签订后属于劳务派遣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查看全文

转签劳动合同第三方合法吗?

转签劳动合同第三方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将用工关系转移到第三方的,是违法行为,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当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一、转签劳...查看全文

第三方合同与正式合同的差异

本段内容讲述了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和差异。三方协议是在学生在校期间签署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并到...查看全文

国企为什么让员工签第三方合同

国企签第三方合同的原因如下:      1、管理规范,提高用工安全;      2、成本低...查看全文

乙方将合同转让第三方有效吗

乙方可以转让合同吗 可以的。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如何将股权转让给第三人 一、股权转让给第三人的程序  “股...查看全文

合同不能给第三方看吗

一、合同不能给第三方看吗没有法律规定不能把商业合同给第三方看,所以不违法。但是如果合同涉及相关的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或合同条款有规定不能将合同信息泄露给其他人的,如果信息泄密会造成违约。一般保密内容的违约不...查看全文

合同的实例:正式合同与第三方合同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主体、签订时间和适用法律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时间在校期间,适用的法律是《民法典》等;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时间是毕业离校后,适用的法律是《劳动法》和《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合法吗

用人单位未经当事人委托或授权,无权擅自将用工关系转移,如果用人单位将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的话是不合法的,并且员工可以要求公司进行赔偿。 劳动者本人对单位的工作关系和劳动义务,既不属于物权也债权。单位和当事人从法律地位上平等的,如果...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合法吗

一、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合法吗用人单位未经当事人委托或授权,无权擅自将用工关系转移,如果用人单位将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的话是不合法的,并且员工可以要求公司进行赔偿。劳动者本人对单位的工作关系和劳动义务,既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