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记录在劳动仲裁中的作用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监察记录可作为劳动仲裁证据,需配合其他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进行调查、检查措施,可纠正违法行为。劳动仲裁范围包括劳动关系争议、聘任合同争议、解除人事关系争议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监察的记录是可以作为劳动仲裁证据的,除了监察记录外,还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权采取下列调查、检查措施:
(一)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二)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
(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以当场处理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
劳动仲裁的范围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监察记录可作为劳动仲裁证据,但需要其他证据进行证明。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采取多种调查、检查措施。对于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当场予以纠正。劳动仲裁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争议。此外,还涉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文职人员等相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六条 【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事业单位劳动争议的处理】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监察记录能否作为劳动仲裁证据?

劳动监察记录可作为劳动仲裁证据,但需配合其他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进行调查、检查,包括进入劳动场所、询问相关人员、要求提供文件资料、收集相关情况和资料等。行政部门可当场纠正违法行为。劳动仲裁范围包括劳动关系争议、聘任制争议、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加劳动监察

法律分析:劳动者可以既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又可以进行监察举报。两个机构的职权不同,其职权行使没有联系,可以同时进行。 认识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主管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

律师分析: 劳动监查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劳动仲裁是双方发生劳动争议以后的一种司法救济途径。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

律师分析:劳动监察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劳动仲裁是双方发生劳动争议以后的一种司法救济途径。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

律师分析:劳动监查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劳动仲裁是双方发生劳动争议以后的一种司法救济途径。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

律师分析: 劳动监察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劳动仲裁是双方发生劳动争议以后的一种司法救济途径。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1)法律行为不同。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处理决定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 (2)工作...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

律师分析: 劳动监查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劳动仲裁是双方发生劳动争议以后的一种司法救济途径。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所在地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区别是什么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一是执法主...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职能和作用详解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监察的区别及仲裁委员会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监察的区别在于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仲裁委员会由行政部门代表、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还是劳动监察管用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区别是什么劳动仲裁还是劳动监察管用 两者都管用,具体要看劳动者诉求,如果劳动者只是想拿回被拖欠的工资,可以选择去劳动监察立案;如果劳动者和公司对拖欠工资数额有争议,或者劳动者还有其他主张,比如经济补偿金,加班费...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在企业中的作用

劳动仲裁对公司的影响:公司需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履行调解书、裁决书,拒不履行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和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可申请调解、仲裁,对裁决不服可提起诉讼。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区别

劳动监察大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下属单位,负责处理执法单位提请行政处罚的案件。劳动争议一般由劳动局内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必须先进行仲裁,如果双方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且符合特定条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还是劳动监察

两者都管用,具体要看劳动者诉求,如果劳动者只是想拿回被拖欠的工资,可以选择去劳动监察立案;如果劳动者和公司对拖欠工资数额有争议,或者劳动者还有其他主张,比如经济补偿金,加班费,提成,年假工资等诉求时,选劳动仲裁更合适。...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哪个管用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吗?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区别: 一、执法主体不同; 二、法律行为不同; 三、工作职责不同; 四、法律地位不同; 五、法律后果不同; 六、执法手段不同。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区别是什么 一是执法主体不同...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一、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都是处理劳动关系事项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两种方式,在促进和请劳动关系、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方面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两者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区别:1、机构组成及...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差别?

法律解析: 执法主体不同,法律行为不同,工作职责不同,法律地位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执法手段不同,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确保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两者不仅不排斥,而且...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差别?

律师解答: 执法主体不同,法律行为不同,工作职责不同,法律地位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执法手段不同,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确保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两者不仅不排斥,而且...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区别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区别是:1、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2、劳动监察是进行监督检查,劳动仲裁机构则是受理劳动关系当事人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3、劳动行政部门同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区别

法律分析:(1)法律行为不同。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处理决定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 (2)工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