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员的工资支付方式和标准

律师回答

1、劳动者受处分后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受行政处分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如留用察看、降级等)或受刑事处分后重新就业的,应主要由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其工资报酬;劳动者受刑事处分期间,如收容审查、(羁押)、、监外执行或劳动教养期间,其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学徒工、熟练工、大中专毕业生在学徒期、熟练期、见习期、试用期及转正定级后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3、新就业复员军人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风险提示: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工资如何支付

(1)工伤假工资:职工因工伤,在医疗期间,工资照发。(2)产假工资:女职工产假(包括流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并且不得在女性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工资。(3)事假工资:劳动部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如结婚双方不在同一地工作,直系亲属死亡在外需要本人前去料理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对企业职工的一般事假,由于职工在进行加班加点工作时,可以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一律不发给工资。对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由于他们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这些人员请事假每一季度在两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天数的不计发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请事假的,工资照发。(4)探亲假工资: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职工有规定的探亲假期间,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照发工资。风险提示: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病假工资怎么支付

病假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规定: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由此可见,劳动者获得最低工资的条件:一是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二是提供了正常劳动,履行了劳动义务。患病住院,显然是由于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未提供正常的劳动,因而可以不按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支付工资,是合法也是合理的。病假工资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保护,但应以最低工资标准为依据发放工资报酬。原劳动部发布的1995309号文件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风险提示: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工资支付流程怎么进行的

从法律角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来讲,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最终落实于工资的支付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工资支付的流程予以梳理。(1)确定工资支付的项目及工资总额;根据企业的薪酬制度或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及工资包含的项目。(2)按照周期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考勤记录,确定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时间及劳动者的休假期间及其他非提供正常劳动的期间;(3)根据薪酬制度、考勤休假制度及劳动者在一个劳动周期内的考勤记录按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并在支付时向劳动者提供本人的工资清单。风险提示: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怎么支付?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其次,用人单位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最后,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可以按小时、日、周或月为单位结算。对此双方可以在合同中进行约定。风险提示: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病假工资应该怎么支付

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由企业发给本人工资70%的病假工资,累计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60%的疾病救济费。关于具体数额,根据我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医疗期在六个月以内者,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病伤假期工资数额为本人工资60%至100%;连续医疗期在六个月以上者,数额为本人工资40%至60%。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不都相同,但无论何种计法,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每月病假工资都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风险提示: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特殊人员的工资如何支付

法律分析:特殊人员的工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来支付:以法定货币支付;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以及一般应当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查看全文

小时工的工资支付方式和标准

小时工的工资的支付方式:1、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并报劳动保障部备案。...查看全文

工资的支付标准和方式是什么

1、员工因工负伤医疗期间的工资或者工伤津贴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支付病伤假期工资。2、员工请事假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事假期间的工资。3、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员工,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达到正常工作时间后的休息...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律师分析: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 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附加工资、保留...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有

法律分析:工资总额包括了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则包括: (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件工资标准或计时...查看全文

职工病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方式和标准

1、对在12个月内病假累计不满6个月的职工,本年的病假工资,以上年度本人月均工资总额(下称月均工资)为基数,如超过上年度市属(县级市,下同)职工月均工资,则20及以上70%发给。2、对在12个月内病假累计满6个月及以上的职工,本年...查看全文

特殊工龄工资的计算方式

本文讲述了不同人群在参加革命工作时的计算方法。公私合营前曾在私营企业连续工作的职工可以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计算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公私合营前的工商业者可以从公私合营时计算;中小学民办教师工龄计算按1979年7月23日调...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规定

1、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哪些?

法律分析: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 1、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2、加班加点、停工期间工资。 3、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 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4、企业依法破产时劳动者的工资。 法...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知也

法律分析: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哪些

法律分析: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如休息日、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加倍的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哪些?

律师分析: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则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劳动者在享受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应被视为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相应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政府组织召开的会议等;加班加点工资、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资以及停工期间的工资等特殊情...查看全文

员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方式

员工产假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分为三种情况:未缴纳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已缴纳生育保险的由保险基金支付,特殊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产假工资将面临劳动争议、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劳动争议可能导致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和经济补...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工资该如何支付

法律分析: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劳动而支付工资;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新就业复员军人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查看全文

特殊情况下工资应如何支付?

(1)工伤假工资:职工因工伤,在医疗期间,工资照发。(2)产假工资:女职工产假(包括流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并且不得在女性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工资。(3)事假工资:劳动部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查看全文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有哪些

抚养费支付方式有定期、一次性和以物折抵,根据子女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支付标准。固定收入者应支付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多个子女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者可参照行业平均收入确定。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查看全文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有哪些

抚养费支付方式和标准根据子女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和生活水平确定,收入稳定者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多个子女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者可参考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特殊情况可适度调整比例。...查看全文

工资的支付方式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工资支付方式的规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用人单位可以与银行签订代为支付工资协议,并在银行设立工资专用账户,将劳动者工资...查看全文

工资支付方式是怎样的?

律师分析: 以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一般而言,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用人单位可以与银行签订代为支付工资协议,在银行设立工资专用账户,并在本单位工资支付日前将劳动者工资足额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