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处理工伤员工?

律师回答
摘要:员工工伤期间停工留薪,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后享受伤残待遇,治疗期满仍需治疗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资总额按用人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计算,本人工资按工伤职工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员工因工伤需要医疗救助,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发放工资待遇。
一、员工工伤只发基本工资吗?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停工治疗康复期间,按上班一样照发工资,照享有福利待遇。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下列条款: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员工因工伤导致需要医疗救助的,用人单位应当进行关心,并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发放相关工资待遇,但法律上也规定了医疗期一般是12个月,如果超过医疗期仍然没有治疗康复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解决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结语: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有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用人单位应关心员工因工伤需要医疗救助,并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发放相关工资待遇。若超过医疗期无法康复,双方可协商解决劳动合同问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修正):第三章 煤炭生产与煤矿安全 第三十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如何处理员工工伤?

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的申报参保和缴纳保险费,参保职工的事故上报和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医疗费用报销和待遇支付等。同时,相关资料需要建立电子档案备查。...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妥善处理员工工伤后的住院护理费用?

员工工伤后住院期间的护理费赔偿标准及支付方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根据生活自理能力等级分为三个等级,支付比例分别为50%、40%或30%。工伤认定对象一般包括受伤或患职业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相关医疗证明等条件。劳动...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妥善处理员工在工作中受伤骨折?

本文讲述了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遭受了意外伤害,可以要求进行工伤待遇赔偿,但如果不能认定为工伤,则可以按照一般人身损害进行赔偿。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查看全文

企业员工打架受伤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公司员工打架受伤的,首先应该报警,然后做伤情鉴定,如果不构成轻伤及以上的伤势,应按照规定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进行处罚。构成轻伤或以上伤势的,则触犯刑法,应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企业员工打架受伤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公司员工打架受伤的,首先应该报警,然后做伤情鉴定,如果不构成轻伤及以上的伤势,应按照规定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进行处罚。构成轻伤或以上伤势的,则触犯刑法,应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企业歇业员工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第一步,公司在歇业半个月前就要通知到员工,公司由于各种原因要进行多长时间的歇业。第二步,如果公司是短时间的歇业,那么就给员工放一段时间的假,当然这个假是正常带薪的。第三步,如果公司歇业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公司就要妥善安置...查看全文

企业歇业员工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第一步,公司在歇业半个月前就要通知到员工,公司由于各种原因要进行多长时间的歇业。第二步,如果公司是短时间的歇业,那么就给员工放一段时间的假,当然这个假是正常带薪的。第三步,如果公司歇业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公司就要妥善安置...查看全文

企业欠员工工资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和法律中的规定,及时足额的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资报酬,不得有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的行为,但属于合理代扣工资的则允许。员工遇到单位拖欠工资的,可以先与单位进行协商。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去当地的劳动保障...查看全文

企业工伤该如何处理

企业中有职工发生工伤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结果出具后,职工有伤残等情况的,企业应当及时申请工伤鉴定。完成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后,根据鉴定结论来确定工伤赔偿数...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处理员工在上班途中受伤:工伤与非工伤的界限如何划分?

员工上班途中受伤是否算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只有在非员工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特定交通工具事故中受伤,并有相关认定书证明责任承担情况,才能认定为工伤。最高法院规定了上下班途中四种认定情形。工伤认定标准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工作前...查看全文

私人企业员工受伤后如何处理?

员工工伤申请与维权:单位需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否则员工可自行申请;经认定为工伤后员工享受工伤待遇;若与单位纠纷,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查看全文

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员工该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查看全文

员工旷工失联企业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在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中,会出现某些员工无故不来上班,且联系不上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可依据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即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条情形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员工工资如何处理?

根据公司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清偿。首先清偿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用等,以及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其次清偿破产人欠缴的社会保险...查看全文

企业清算员工工资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公司清算后,员工工资应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支付。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清偿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等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查看全文

企业欺骗员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一、企业欺骗员工,如何处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处理流产员工?

流产后不可以辞退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辞退员工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赔偿金。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享受15天产假,满4个月流产享受42天产假。违法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二倍赔偿金。辞退员工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包...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处理违纪员工

法律分析:企业处理违纪员工,可以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所确定。如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法律依据:《《工...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赔偿工伤员工?

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企业支付,而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劳动能力鉴定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查看全文

工伤事故企业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处理流程:将劳动者送往医疗机构治疗;在工伤事故发生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得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携带工伤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