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对公职人员的影响:是否意味着失去公职?

律师回答
摘要:公职人员被拘役会被开除公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刑罚后会给予开除处分。拘役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且社会害性不大的犯罪,如渎职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拘役是我国法律上常见的刑事处罚措施,对于公职人员违法犯罪的处理应基于实际犯罪事实后果,并可向上级法院上诉处理。
一、公职人员拘役会开除公职吗
公职人员被拘役是需要开除公职的,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就,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被判刑后,就会被开除,而不一定是实刑,也包括缓刑。
根据《刑法》第42条和第69条的有关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可见,拘役的上限刑期与有期徒刑的下限刑期相衔接。这一规定较好地体现了拘役的特点,使刑罚体系更为连贯和严密。拘役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二、拘役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从中国《刑法》分则有关拘役的规定可以看出其适用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
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妨害国家安全罪、妨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最低。
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害性不大的犯罪。
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害性不大的犯罪。
3.在中国《刑法》分则中,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
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另外,在《刑法》分则中规定有管制刑的条文,大多规定有拘役。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介于管制与徒刑之间。所以,拘役除有上述两种用法外,还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此外,在以短期徒刑为最低法定刑的犯罪中,如果具体犯罪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也可以判处拘役。
公职人员违法犯罪的,显然是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拘役是我国法律上常见的刑事处罚措施,对于相关情况的认定,应当严格基于实际的犯罪事实后果来进行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有异议的,可以向上级法院上诉处理。
延伸阅读
结语:公职人员被拘役会导致开除公职。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时,将受到开除处分。拘役刑期为1个月至6个月,最高不超过1年。拘役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且社会害性不大的罪行。虽然拘役在刑法中作为最低法定刑使用,但也可适用于本应判处管制或短期徒刑的犯罪,具体情况需根据犯罪事实来处理。公职人员违法犯罪需承担法律责任,如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向上级法院上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执行刑罚第四节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第三百一十六条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因犯新罪被撤销假释的,应当根据侦查、审判需要,由犯罪地看守所或者原执行看守所收监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拘留是否意味着失去公职?

拘留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开除公职的情形。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一律开除公职,但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原则上应开除公职,但特殊情况可经上级机关批准后不予开除公职。...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被判处拘役是否影响公职

法律分析:公职人员被判处拘役,会影响公职,根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七条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查看全文

免于刑事处罚的公职是否意味着失去公职?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情况下,应予以开除处分。然而,实际操作中各地采取迂回措施,如降级、撤职、劝退、调离等,以避免开除公职。...查看全文

拘役对公职人员有什么影响?

公职人员行政拘留后由单位自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是警告、记过、以及开除。会有案底但是不会被开除公职。行政拘留不是刑事犯罪的刑罚,一般不会开除公职,除非情节严重。若是公职单位认为影响较大,不适合再担任职位的话,此单位则可能会申报开除。若...查看全文

留置对公职人员意味着什么?

公职人员被留置后,坦白交代有助于获得宽大处理,而对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可能会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诫勉等管理措施。被留置意味着存在严重职务违法甚至职务犯罪问题,通常会受到撤职以上的处分,甚至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但对...查看全文

拘役缓刑对公职的影响:能否保任?

被判缓刑的公职人员不能保留公职,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表现悔改且不再危害社会。累犯不得适用缓刑。根据《刑法》,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或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查看全文

留置公职人员意味着什么?

公职人员被留置后,坦白交代问题有利于获得宽大处理。轻微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可能受到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诫勉等管理措施。留置是一项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意味着被调查人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调查结束后,被留置的公职人...查看全文

行政拘留对公职人员的影响

行政拘留对公务员的后果:可能受到警告、记过处分,严重者会被开除。与行政拘留原因和所在单位有关,若单位认为影响大且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务员,则可能会申报开除。...查看全文

被判处拘役是否会影响公职?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或缓刑后的工作和工资问题,根据人事部通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可以安排一定的技术工作。如果悔改表现好,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重新分配正式工作和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如果表现不好,则会被开除。被判处拘役期...查看全文

教师因犯罪被判拘役,是否意味着被开除公职?

拘役是一种刑罚,可以导致被开除公职。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公务员法》的规定,雇主和行政机关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或给予开除处分,当劳动者或行政机关公务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拘役的期限在1个月至6个月之间,但可以与其他刑罚相加不超过1...查看全文

教师是否因拘役而失去公职?

教师被判拘役不会被开除公职,但对其职业发展会有影响。公务员被判拘役会被开除。拘役可监外执行,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可每月回家一至两天。教师一般属于事业单位,虽不会被开除公职,但拘役记录对其职业前景有影响。...查看全文

行政拘留对公职人员影响吗

公务员退休后被行政拘留,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原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期满后退休费降低2%,但不受调整影响,行政拘留对退休人员影响长期。...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行政拘留影响公职吗

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限制人身自由。行政拘留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最严厉的处罚,有严格的规定。它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一般不开除公职。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包括建立信息库和通报机制,录入犯...查看全文

行政拘留对公职人员的影响是什么?

公职人员在行政拘留后,单位可以自行处理,通常包括警告、记过和开除。但行政拘留不是刑事犯罪的刑罚,因此通常不会开除公职。但若情节严重,单位可能会向相关部门申报开除。如果单位认为影响不大,则可以给予改正的机会,可能会采取警告或记过的措...查看全文

失信人员影响公职吗

失信会影响公职录取,即使成为公职人员后,失信情况会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失信被执行人指的是有能力但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人,也被俗称为"老赖"。...查看全文

逃逸对公职人员的影响

法律分析:对公职人员肇事逃逸的处罚也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查看全文

逃逸对公职人员的影响?

律师分析: 对公职人员肇事逃逸的处罚也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查看全文

缓刑对公职人员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公务员是否被判缓刑将影响其去向,以及被判缓刑的罪犯是否需要缴纳罚金等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被判缓刑的罪犯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但缓刑考验期限内未再犯新罪且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此外,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被拘役后,是否会开除公职?

公职人员被拘役会受到开除公职和党籍的严厉处分,家属也会受到连累,不能从军或进入国家机关单位。因此,公职人员需严守法律法规,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查看全文

行政拘留对公职人员有影响吗

法律解析: 公务员被行政拘留的后果:可能会处以警告、记过,严重的会被开除。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