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未成立合同的违约责任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未成立的合同不能追究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未办理手续不影响合同中的履行义务条款效力,违约责任由未履行义务一方承担。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包括要约承诺的信函、数据电文、行为被接受的证据、双方签章的合同书、约定的确认书以及己方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凭证。
一、针对未成立的合同能否追究违约责任
未成立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存在违约,所以不能追究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有哪些
(1)以要约承诺方式订立合同的,证明要约、承诺生效的信函、数据电文如: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证据,以行为方式作出承诺的,证明该行为被对方接受的证据。
(2)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由双方共同签章的合同书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3)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前约定要签订确认书的,确认书也可以作为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
(4)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明己方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证据也可以间接证明合同成立,如:当事人签署的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对账函、发票等凭证。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立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不能追究违约责任。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可以包括以要约承诺方式订立合同的信函、数据电文,以行为方式作出的承诺被对方接受的证据,以及双方签章的合同书等。若没有直接证据,己方履行主要义务并得到对方接受的相关凭证也可以间接证明合同成立。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违约责任未生效问题的探讨

未生效合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除非一方故意阻碍生效条件。附条件合同在条件成就前已成立但未生效,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不能单方撤回或撤销,恶意行为将反推成就或不成就条件。此举保护当事人合理期待权,防止违反法律、道德和诚实信用。如一方故...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违约责任的相关问题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产生的不利后果,由行为人承担;损失赔偿是指在民事纠纷中因一方的损失要求另一方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实际损失、可得利益损失和精神损失等;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为由请求减少或增加的金额...查看全文

探讨无偿合同违约责任问题

无偿合同的违约责任取决于是否有约定,有约定则按约定承担责任,无约定则可要求违约方履行、补救或赔偿,但保管合同中仅在保管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需赔偿。...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归属问题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主旨是明确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和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约应支付赔偿金,劳动者违约时需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等形式。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中,继续履行是首选...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欺诈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问题

合同欺诈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它具有二重性,表面上合法却实质非法。合同欺诈包括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但与合同纠纷不同,其目的是非法占有财产。合同欺诈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和...查看全文

探讨出租房违约责任问题

根据租赁合同,追究违约责任需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起诉需递交起诉状,书写困难可口头起诉。...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承担问题探讨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应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损失赔偿应相当于违约所致的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损失。...查看全文

解约合同的违约金问题探讨

合同终止后,客户单方面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如合同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则按约定承担责任。未约定时,定金交纳方违约不退还定金,接受定金方违约则双倍返还定金。...查看全文

网签合同违约问题探讨

合同中明确网签备案期限,开发商逾期未网签构成违约,需承担责任。购房前需审查开发商预售许可证,确保办理房产证。使用标准合同文本,填写准确。确保合同条款权利义务对等。面积确认及差异处理需明确处理方式。交房日期要明确规定,并注明开发商责...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问题探讨

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是16周岁,14-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负刑事责任,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租房违约所带来的责任问题

租房违约责任应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违约方需支付违约金或其他损失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约方需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解除后是否存在违约责任问题

成立未生效的合同存在违约责任,如缔约过失造成损失,即使合同未生效,也要承担违约责任。合同生效要件包括当事人具备订立合同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民法典》规定,成立未生效的合同也可能存在违约责任,例如因缔约...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探讨

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而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同意、追认方可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可独立...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违约责任与违约金的立法规定

合同违约责任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时,可以按照实际损失来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双方应遵循公平原则,根据客观风险来分析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即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购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时,不履行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金上限问题探讨

在房屋买卖和装修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赔违约金的金额,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具体的上限。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低于所造成损失的金额,也不能过于高于所造成损失的金额。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约定的违约金...查看全文

探讨逾期交货违约责任认定问题

逾期交货违约责任的认定应根据货物状态确定,交付后出卖人承担逾期违约金;未交付,买受人可要求履行合同或赔偿;延迟交付,出卖人承担额外费用;未交付但市场价格改变,按现有市场价格计算,不得提高货物价格。...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问题探讨

合同违约纠纷属于一般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受损之日开始计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超过二十年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违约时的连带责任

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时,连带责任保证成立。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或符合约定情形时,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履行,也可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违约方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合同一方毁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合同违约纠纷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调解由第三方主持,仲裁由仲裁机构裁决,诉讼则需向法院提起诉讼。裁决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拒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探讨租房合同违约后的赔偿问题

租房合同违约需按合同约定或实际损失赔偿,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至第五百八十五条。房屋转租不一定违法,经出租人同意的转租有效;未经同意的转租,出租人可解除合同。转租合同效力由房主态度决定,若同意则追认有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