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后能否仲裁?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发生时,即使劳动者仍在职,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满意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寻求第三方协商解决争议。若协商不成或不履行协议,可申请调解,若调解不成或不履行调解协议,可申请仲裁。
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时,就算劳动者仍然在职,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还是法院诉讼?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争议解决方式存在两种主要途径:仲裁和法院诉讼。仲裁是一种非诉讼方式,由仲裁机构独立公正地处理纠纷。它通常更加迅速、经济高效,并且具有保密性。另一方面,法院诉讼提供了更加正式的法律程序,由法官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法院诉讼注重法律程序的严谨性和法律权益的保护。选择仲裁还是法院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争议的性质、当事人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因此,需要仔细评估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以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结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来解决。仲裁是一种迅速、经济高效、保密性较强的解决方式,而法院诉讼则注重法律程序的严谨性和权益的保护。具体选择取决于争议性质、当事人意愿和法律规定。因此,需要综合评估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以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能否进行仲裁?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后仍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合同解除、辞退等问题,涉及工作条件、报酬等方面。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用人单位若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能否进行仲裁?

劳动合同解除后产生的争议可申请仲裁,包括辞退、辞职、离职争议,合同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争议,工资、医疗费、赔偿金争议,劳动关系确认争议,以及其他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还能否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解除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可涉及劳动关系确认、合同订立、终止、工作条件、报酬等,若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提起诉讼;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工龄计算,用人单位需提供书...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是否还能进行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但是需要在解除劳动合同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仲裁

法律分析:一、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仲裁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劳动争议还处于仲裁时效期间,就可以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法律依...查看全文

恐吓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能仲裁

法律分析:一、恐吓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能仲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劳动者需要提供被恐吓、被威胁的相关证据,如果证据不足,劳动者的主张不会得到支持的。相关知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否申请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但是需要在解除劳动合同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仲裁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要解除...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申请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不能申请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了还能申请劳动仲裁的。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一年内,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写明劳动者姓名,所在单位,具体工作,单位全称,法...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但解除合同后达成一致且明确放弃其他权利的,申请仲裁可能败诉。拖欠劳动报酬的争议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后能否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可申请仲裁。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审核、调解、开庭审理、裁决等步骤。如果解除合同协议存在违规或欺诈等情形,一方可反悔不履行,否则协议有效需履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能否解除合同?

不可以利用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该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前向用人单位提出,而不应该在劳动仲裁申请书中提出。劳动仲裁是帮助劳动者进行维权的行为方式,旨在当事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利益受损等行为,仲裁帮助获得应有的利...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不可以。劳动仲裁期间一般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仲裁期间如果双方的劳动关系还没有终止,但是职工就已申请劳动仲裁为由无故的不到用人单位上班了的话,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按照旷工正常的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可以申请解...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期间不可解除劳动合同,但有特殊情况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不符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损害单位利益、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工作、使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仲裁委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解除。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能否在劳动仲裁中解除?

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双方在解除合同协议时签字,并且该合同协议属于劳动仲裁范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过,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双方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并明确表示放弃其...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劳动仲裁吗

法律分析: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查看全文

仲裁期间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仲裁期间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公司应当支付赔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查看全文

解除合同后是否还能申请劳动仲裁

解除合同协议签字后,属于劳动仲裁范围的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要注意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已达成离职补偿一致并放弃其他权利,再申请仲裁可能会败诉。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争议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是否能在劳动仲裁中解除?

劳动仲裁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单位未缴纳社保费;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等。...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一年后能仲裁吗

法律分析:一、解除劳动合同一年后能仲裁吗超过一年的劳动仲裁时效不可以再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