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劳动纠纷如何诉讼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务纠纷打官司的方式:1.慎重提出仲裁请求;2.同时申请多种赔偿;3.注意时效,简化程序。劳务合同纠纷的管辖: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仲裁结果不满意可起诉。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劳务纠纷怎么打官司
劳务纠纷打官司的方式如下:
1.慎重提出仲裁请求。
2.同时申请多种赔偿。
3.注意时效,简化程序。或者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协商处理;协商不了的,可以去法院起诉维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二、劳务合同纠纷的管辖
劳务合同纠纷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进行管辖的。
1.劳务合同纠纷的处理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诉。
2.对于仲裁的结果,劳务合同纠纷双方的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仲裁是由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提出的,起诉是由企业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提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结语:劳务纠纷打官司需谨慎。首先,提出仲裁请求要慎重,并同时申请多种赔偿。其次,注意时效,简化程序。建议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再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法》,仲裁庭应在45天内做出裁决,可延期15天。逾期未裁决可向法院起诉。另外,劳务合同纠纷的管辖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处理。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仲裁时效为1年。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也为3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在劳动局起诉劳务纠纷?

劳动局劳务纠纷起诉要怎么做 一、劳动局劳务纠纷起诉要怎么做 根据相关规定,起诉程序为: 1、准备好起诉状及相关材料到法院立案起诉; 2、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另一方; ...查看全文

如何去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3)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4)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 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条件 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条件具体如下:一、起诉人...查看全文

劳务纠纷如何起诉?

律师分析: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原告应预交...查看全文

劳务纠纷如何投诉?

律师分析: 1、有劳动纠纷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号码为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全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开通了12333服务号码,其中80%以上设立...查看全文

应该如何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法律分析:一、应该如何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要向法院起诉,应当注意法律对起诉条件的基本要求,主要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属于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如何起诉

法律分析:当事人之间发生劳动纠纷,一般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再在十五日内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所需的证据材料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查看全文

如何起诉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案件有前置程序,即先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裁终局的案件,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只能申诉)。超过15日没有起诉的,仲裁书发生法律效力,等同于法院判决书...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诉讼义务有哪些

法律分析:提起劳动纠纷诉讼需履行下列义务: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对自己的主张依法提供证据;按时出庭,遵守庭审纪律;不妨害证人作证;不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查看全文

如何搜集劳动证据来解决劳动诉讼纠纷

法律分析:需要根据劳动纠纷的类型来搜集劳动证据来解决劳动诉讼纠纷。比如工资纠纷的,可以收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劳动关系纠纷的,可以收集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搜集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等。...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诉讼权利

劳动纠纷诉讼权利具体如下:(1)提起诉讼的权利。这是劳动纠纷诉讼当事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凡是符合起诉条件的人,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起诉一方有义务到人民法院进行应诉。(2)提起反诉的权利。被起诉方在应...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诉讼多久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诉讼审限一般为六个月。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能否诉讼

法律分析:发生劳动纠纷,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以外,是能诉讼的。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诉讼期限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查看全文

解决劳动诉讼纠纷应该如何搜集劳动证据?

律师分析: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3.搜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4.搜集用人单位的考...查看全文

解决劳动诉讼纠纷应该如何搜集劳动证据

法律解析: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3.搜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4.搜集用人单位的考...查看全文

解决劳动诉讼纠纷应该如何搜集劳动证据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3.搜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4.搜集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等。...查看全文

解决劳动诉讼纠纷应该如何搜集劳动证据

法律解析: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3.搜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4.搜集用人单位的考...查看全文

解决劳动诉讼纠纷应该如何搜集劳动证据

法律分析:解决劳动诉讼纠纷一般要收集以下证据: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比如工资单、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等的收条等;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中劳动诉讼的流程

法律解析: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伟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9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