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认定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职务侵占罪的认定要件和构成主体。职务侵占罪的认定需要满足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以及除董事、监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一般职员。此外,其他企业或单位的职工也可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一、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1、符合以下构成要件的,可以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二、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有哪些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延伸阅读
结语: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即侵占公司财物的所有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数额较大的行为、特殊主体的直接故意。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以及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还包括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务侵占罪行的认定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可以从其构成要件分析:犯罪客体为单位财产所有权,客观要件是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主体为单位人员,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目的。...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犯罪金额的认定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主旨是根据被害单位的实际损失来认定犯罪金额,若多人共同实施该行为,其对被害单位造成的实际损失即为罪行金额。对于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个人,应予追诉。...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不必具备完全实现所有权的全部权能的意图。行为人通过犯罪行为使他人丧失对财物的控制权,而不是必然丧失对财物的所有权。他人财...查看全文

刑法中职务侵占罪的具体认定原则是什么?

本罪的主旨是指出了职务侵占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职务侵占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共犯犯罪金额的认定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主旨是根据被害单位的实际损失来认定犯罪金额,若多人共同实施职务侵占行为,则实际损失为罪行的数额。对于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情况,应予追诉。...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中,共同犯罪金额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中共犯的犯罪金额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共犯犯罪金额是指单位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数额较大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查看全文

不认罪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处理原则

涉嫌职务侵占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若拒不认罪,法院可根据足够证据定罪,刑事诉讼法规定,即使没有被告人供述,只要证据确实充分,也可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罚。...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认定

(一)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查看全文

确定职务侵占罪主体的法律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在司法实务中,一般职员和工人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仅提供劳务获...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如下:一、符合以下构成要件的,可以认定为职务侵占罪: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既遂的处罚原则

犯了职务侵占罪的刑罚一般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数额巨大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此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

法律分析: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 一、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怎么认定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如下:1、客体要件,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要件,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构成以下几个要件即可认定为职务侵占罪:(一)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查看全文

怎么认定职务侵占罪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

律师分析: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查看全文

怎么认定职务侵占罪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在主观上是故意的。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数额认定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数额认定:职务侵占六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构成职务侵占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