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如何规定试用期?

律师回答
摘要: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试用期的设定必须与劳动合同期限相结合,期限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特定条件,违法约定试用期将承担法律责任。
什么是试用期: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主要条款达四条之多,主要体现为第19条、第20条、第21条和第83条。
第19条对于试用期设定的期限、次数和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试用期不得独立于劳动合同之外单独约定,而是必须与劳动合同期限相结合来确定,其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对应关系也重新进行了调整。该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此外,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20条对于试用期期间的工资底线做出了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21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定条件。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如果要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仅仅以“在试用期间”为理由是不可以的,还必须具备法律明确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
第83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同时,如果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要以劳动者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标准,在试用期已经支付的工资之外,还要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延伸阅读
结语: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互考核的阶段。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试用期的设定必须与劳动合同期限相结合,且不得超过一定期限。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同时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条件。违法约定试用期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的过程,旨在确保双方的合适性和满意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法律对试用期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_x000D_ 1、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_x000D_ 2、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_x000D_ 3、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查看全文

我国对试用期法律怎么规定?

试用期法律规定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试用期的长度根据劳动合同期限而定,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除非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是双方...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交税么

需要。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你的收入多少来征收的,现在的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这个的就要纳税,不管你是不是试用期。如果没有超过起征点,是不用交税的。...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关于试用期期限和工资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试用期有下列规定: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查看全文

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试用期法律有以下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其他。法律依...查看全文

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的

试用期法律有以下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其他。...查看全文

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的

试用期法律有以下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其他。...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有哪些要求?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一部分,其最长期限为六个月。同时,如果劳动合同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则不得约定试用期。另外,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避免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一般几个月

一年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查看全文

试用期在我国劳动法中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有下列规定:(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4)...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如何规定?"

夫妻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中国法院可准许一方起诉离婚,根据《民法典》规定,人民法院应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则可准予离婚。如果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应当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法定试用期如何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且试用期不等于白用期。同时,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同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正式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查看全文

试用期过长该怎么办,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试用期过长的可以申请仲裁。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时间为三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时间一年到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的,一般不超过六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试用期过长该怎么处理,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解析: 试用期不得过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查看全文

试用期过长该怎么处理,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解析: 试用期不得过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保证期间如何确定

保证期间的确定,需根据如下情形处理: 1、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保证期间; 2、若当事人未约定,则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3、当事人约定的期限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约定过短),则保证期间亦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担保期限如何约定

担保期限一般是指保证期间,债权人和保证人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查看全文

试用期如何规定?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如何规定试用期?

试用期是规定如下: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三个月以上的,才可以约定试用期。2、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3、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30天。4、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查看全文

试用期和实习期的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试用期和实习期是劳动合同中的两个不同概念。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考核,劳动者也对用人单位进行考核的双向选择期;实习期是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