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非法集资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个人数额超过20万元或单位数额超过100万元,或个人对象超过30人或单位对象超过150人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个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2-20万元;单位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5-50万元,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受到处罚。
标准如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延伸阅读
个人非法集资的惩罚措施和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个人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惩罚措施和法律责任是由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个人非法集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个人非法集资行为会被认定为刑事犯罪,涉及非法集资金额较大者可能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同时,相关法律还规定了对非法集资所得的追缴和没收措施,以保护被非法集资损害的投资人的权益。此外,个人非法集资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投资人的损失和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等。总之,个人非法集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个人非法集资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和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个人非法集资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同时,违法所得将被追缴和没收,以保护被非法集资损害的投资人的权益。此外,个人非法集资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投资人的损失。总之,个人非法集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以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四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集资罪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和违法所得罪是我国对非法集资活动的刑事追究的两个罪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如果达到一定金额或涉及一定人数,或者给存款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将构成非法集资罪。而进行集资诈骗,根据不同金额的标准,也将面临不同程度...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的定罪依据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是指违反法律,通过不正当方式向社会公众或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犯罪分子诈骗数额较大的,判刑五年以下,罚款两万至二十万元。数额巨大者,判刑五年至十年,罚款五万至五十万元。金额特别巨大者,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罚款五万...查看全文

员工非法集资的判定依据

单位犯罪的员工需承担刑事责任,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非法集资不会判死刑,但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将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认定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相关金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含个人和单位)吸取资金的行为,且又同时具有如下情况的,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1、未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以经营...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这段内容介绍了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根据标准,任何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企业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或向职工或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活动都将被认定为无效。这些活动包括未经批准的有偿集资活动或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查看全文

集资非法性的认定依据

非法集资涉嫌集资诈骗罪,认定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金融法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侵犯财产所有权,数额较大;刑法规定,数额较大者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单位犯罪可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依法惩处。...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个人10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3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10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50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15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50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数额以实际骗取数...查看全文

个人非法集资的定义是什么

个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查看全文

个人非法集资的定义是什么?

个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只有具备一定数额或情节才能构成犯罪。根据《追诉标准》,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的定性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本文探讨了非法集资活动不断增加的原因。民营中小企业缺乏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融资的途径,也可能是因为现有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和规范存在偏差,缺乏有效的间接融资手段来处理直接融资问题。非法集资活动的募集资金方式具有公众性,包括公开募集和私下...查看全文

民间非法集资追回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追回非法集资的关键在于非法集资者的还款情况。追回程序包括组建专案组、取缔集资活动、登记集资情况、清收债权和变现资产、制定返款政策并结束案件。公安机关应报案并尽力追回被骗资金。为防范非法集资,需认清其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冷静分...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非法占有行为的特征包括:集资不用于生产经营或与规模不符导致无法返还;挥霍集资款导致无法返还;携带集资款逃匿;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隐匿、销毁账目或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查看全文

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的判断依据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到20万以上的行为构成非法集资,根据《刑法》第176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20万元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可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单位犯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判断依据

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手段向公众募集资金。而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通过书面或口头协议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的特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合约行为、实际支付、合法借贷物、有偿或无偿。民间借...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判死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非法集资判死刑没有规定。诈骗罪的量刑标准: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手段非法集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员工怎么自保,法律依据是什么

非法集资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罪,可涉及单位和个人。单位犯罪会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则会判刑。单位员工应避免参与投资、辞职、考虑举报、自首或立功等措...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的主旨是指出该罪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行为人必须实施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必须有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案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判定依据

非法集资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数额较大,将处以有期徒刑和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以更严厉的刑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罚金处罚,相关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在...查看全文

判定非法集资的标准是什么

非法集资的危害与防范措施:非法集资是以欺诈、诱骗等手段进行的未经批准的集资活动,对社会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有明显危害。防范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建立信用体系和强化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可将非法集资列入刑法范畴并加大处罚力度;加...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非法集资是一种犯罪行为,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没有合法资格的组织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有合法资格的组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的方式募集资金,即欺骗他人使其错误地处分财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