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民事案件双方可以协议仲裁吗
民事纠纷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也可以在纠纷后双方签订仲裁协议,双方同意就可以仲裁。没有约定,是无法申请仲裁的。民事纠纷如果有仲裁协议可以申请仲裁,如果没有只能去法院起诉解决。
二、哪些民事纠纷可以仲裁
1、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各级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如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民事纠纷不赔偿怎么办
发生民事纠纷后,如果责任方不赔偿,受害方可以和责任方双方先行协商,来解决纠纷,也可以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双方互谅互让,最终化解矛盾。如果协商调解不成,或者不想调解,如果双方有约定仲裁的,可以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裁决,如果裁决后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民事纠纷中,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债务人没钱赔偿或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以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或随时恢复执行。
法律依据:《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里明确了三条原则:
一是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
二是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
三是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