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结不签合同是双倍工资吗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日结不签合同是双倍工资吗
是双倍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在实践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索要双倍工资到北京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北京市的仲裁委员会一般只支持11个月,法院判决不一,有支持多余11个月的,西城区法院就是如此,那么多余11个月未签合同该如何主张双倍工资呢?当然也有救济手段,可以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求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有的仲裁委是不受理的,给开个不受理通知书,然后直接到法院起诉。
二、未签劳动合同双倍赔偿工资怎么算
很多人将“双倍工资”“简单理解成了“工资的双倍”,实际上双倍工资”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一般来说在要求另一倍,具体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
三、“双倍工资”的时效问题
我们在实践中,经常听到“双倍工资”是否有时效的限制,1年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否还可以要求.我们说根据法律规定,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时间开始计算,时间为1年.
四、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相对于有固定期限合同而言的,和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最大区别就是,劳动合同履行只有开始时间,没有结束时间。一般来说,合同未到期,单位提前解除合同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永远不会到期,因此很多用人单位为规避经济补偿金,一般都不愿签无固定期的,宁愿一年一年的续签。这种做法极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
《劳动合同法》在加强保护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方面,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作出放宽调整。即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要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合同不管是未签还是无顾的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是需要进行赔偿劳动者所有的经济损失,而且一般会按每月工资的二倍来进行计算,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按照劳动条款来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签劳务合同双倍工资?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查看全文

不签合同是不是要付双倍工资呢

法律分析:不签合同要付双倍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的,应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最多支持11个月的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连续超过两年未提起诉讼的,法院一般不支持双倍工资的诉求。法律依据:_x000D...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

律师分析: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查看全文

双休日加班是双倍工资吗

法律分析:周末加班给双倍工资,加班工资,应该按照你的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奖金、津贴等 货币发放的总和),折算你的日工资、小时工资。再按150%(8小时外)、200%(周六、周日)、300%(法定假日)的标准,计算...查看全文

几个月不签合同双倍工资?

律师分析: 不签劳动合同,自工作满一个月时起或以要求双倍工资;如果超过一年(12个月)不签合同,视为已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所以最长能领11个月的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第三款 用人单位自用...查看全文

不签合同怎么赔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应该从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来每月向劳动者赔双倍工资,但是计算至劳动合同满一年时为止。即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双倍工资的期限最长是十一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查看全文

不签订劳动合同有双倍工资吗

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你于2010年6...查看全文

不签订劳动合同有双倍工资吗

法律分析:没签劳动合同有双倍工资吗1、没签劳动合同就是按双倍工资来支付的;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查看全文

不签订劳动合同有双倍工资吗

法律分析:劳动者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故意不签订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故意不签订的,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吗?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签合同应支付二倍工资。在实践中,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来主张双倍工资,但不同地区判决不一。对于未签合同情况,可要求单位签订合同,向工会反映情况,或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双倍赔偿工资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故意不签订的,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要赔双倍工资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查看全文

节假日是三倍工资还是双倍工资

劳动者在节假日上班,用人单位至少应当支付三倍工资;如果是在休息日上班且无补休的,则至少是二倍工资;如果单位为休息日加班的劳动者安排了补休的,则不需要支付加班费。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查看全文

非全日制用工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吗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未签订合同是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非全日制用工是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查看全文

不签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解决不签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办法有:_x000D_ 1、双倍工资为补偿金,不属于劳动报酬范围,应适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会扣除日常工资吗

有时候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可能不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法律因此规定了用人单位需要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那么,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是否扣减呢?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查看全文

不签合同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不签合同要付双倍工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和第八十二条。未签合同超过一个月的,应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最多支持11个月的工资;未签合同连续超过两年未提起诉讼的,法院一般不支持双倍工资的诉求。对于签了合同但不履行的情...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告双倍工资包赢吗

法律分析:因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而告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有充分的证据材料,则包赢;如果劳动者不能举证证明、或者单位提出相反的证据的,则不是一定会赢的。具体要看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程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