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及区别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心理态度和认识程度。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努力实现犯罪目的;间接故意是放任心态,对结果发生与否持无所谓的态度。直接故意可以是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能是明知可能发生。对直接故意,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只是区分既遂与未遂;对间接故意,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决定了成立与否。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地甚至顽强地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发生结果他不懊悔,发生结果也不违背他的本意。在放任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积极追求或是努力阻止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志因素的不同,是两种故意区别的关键所在。
(2)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对直接故意来说,其行为性质与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客观上有相应的行为,即构成特定的故意犯罪,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只是在那些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与未遂形态的标志。对间接故意而言,特定的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都包含在其本意中,因而要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仅有行为而无危害结果时,尚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此种犯罪(包括其未遂形态),只有发生了特定危害结果才能认定构成特定的犯罪。即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例如,在开枪打猎而放任杀伤附近小孩的情况下,未射中小孩不构成间接故意犯罪,法律教育网打死小孩构成间接故意的杀人罪,打伤小孩构成间接故意的伤害罪。再如,在行为人动辄行凶,捅人一刀就走,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案件中,被害人未死亡的,行为人只对伤害负责任而不构成杀人罪;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人负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意志因素和认识程度上存在明显区别。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会想方设法实现犯罪目的;而间接故意则持放任的心态,对结果发生与否无所谓。行为人的意愿不同是两种故意的关键区别。此外,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也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可以是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只能是明知可能发生。对于定罪意义,直接故意只要主观上有犯罪意图、客观上有相应行为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间接故意则需要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构成犯罪。因此,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律师分析: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成立的条件包括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导致社会危害,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则是一种犯罪故意的类型,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社会危害...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行为人必须在行为时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此外,犯罪人必须存在直接的正方形为,才能被认定为直接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理解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查看全文

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什么区别

间接故意犯罪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查看全文

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是什么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具体如下:(1)从认识因素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假如行为人认...查看全文

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珠海异地医保就医报销指南的内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询我,今天我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哪些人员属...查看全文

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是什么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有明显差异。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必然导致危害结果,而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在心理态度上,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对于定罪而言,直接故意...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二者有以下区别:1、从行为人的认识因素看,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显然不同;2、从行为人的意志因素看,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有所不同;3、从特定危害结果看,对于是否...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区别如下: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该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判刑标准及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犯罪与故意杀人罪同罪,处罚相同。故意杀人者可判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间接故意是一种犯罪故意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却放任结果发生。放任是指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联系与区别?

律师分析: 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虽然都有认识,但认识的程度不同:直接故意一般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但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者对危害结果...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案例

各自的认识内容与意志内容不同,就认识因素而言,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只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查看全文

刑法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在于: 一者在认识因素方面: 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虽然都有认识,但认识的程度不同:直接故意一般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但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间接故...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法律区别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者的区别在于直接故意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并积极追求;而间接故意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并放任结果发生。尽管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更大,但在量刑处罚时并没有区分,量刑标准一样。...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本质区别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并积极追求,而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并放任其发生。间接故意的特征包括: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仅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缺乏犯罪目的、只有构成与不构成...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有在意识因素方面,直接故意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不能包括必然发生。在意志因素方面,直接故意希望危害结果发生,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的态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