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合同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和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如果二手房买卖合同未写尾款时间,可以经过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如果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此时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
是否违反合同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合同内一方具有先履行抗辩权或不安抗辩权等权利,那么暂未履行合同内容不算违约。反之,如果仅有一方承担义务或当事人没有上述权利,则未履行合同内容即构成违约。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则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义务,对方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有权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一、履行合同和违约责任是否同时要求
可以同时要求履行合同和违约责任。
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同时承担违约责任。但这仅限于违约没有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形,如果违约情形十分严重,导致合同没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则主张违约责任即可。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二手房买卖合同未写尾款时间可以起诉吗?
二手房合同未写尾款时间,可以经过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如果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此时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是否违反合同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合同内一方具有先履行抗辩权或不安抗辩权等权利,那么暂未履行合同内容不算违约。反之,如果仅有一方承担义务或当事人没有上述权利,则未履行合同内容即构成违约。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则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义务,对方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有权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二手房买卖合同未写尾款时间可以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如果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此时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缴纳定金未签署合同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交了定金没签合同算违约吗?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交付定金方不愿签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不签合同交付定金方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当事人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查看全文

签订试用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签订试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查看全文

签订试用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签订试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查看全文

签订试用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其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分隔开来是错误的,是违反《劳动法》的,只是约定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合同期的,试...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构成违约行为?

劳动合同违约形式及责任。用人单位故意拖延或违反劳动合同条件、工资不达标、拖延支付工资、未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延长工作时间、订立无效合同造成损害等,都构成违约。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算违约,但企业违约需承担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具体情况下,...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合同违约一般属于民事违约,非诈骗。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但若以虚构单位、伪造票据、先履行小额合同诱骗对方或骗取财物,构成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合同违约不构成犯罪,如果签订合同时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拒不履行的,属于经济纠纷,不构成犯罪。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造成损失,还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犯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查看全文

中介签订阴阳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一、中介签订阴阳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1、中介签订阴阳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对外的一份一般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不属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应作无效处理,避税情节严重的构成逃税罪。 二、...查看全文

在工地上不签订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查看全文

网签延后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约定,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应当遵循以下规定。如果发生违约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首先,双方可以友好协商以达成一致;如果协商失败,则可以考虑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买房解除合同违约金和逾期罚息的相关规定也需要遵循。...查看全文

签订试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吗

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其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分隔开来是错误的,是违反《劳动法》的,只是约定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合同期的,试...查看全文

合同主体变更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合同主体变更属于违约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未经另一方当事人同意擅自将权利义务转移给第三人的,构成合同违约。但如果合同主体只是变更了名称、姓名等信息,不属于违约行为。 合同主体变更是否违约 合同主体变更违约。根据相关法律...查看全文

合同章未备案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合同章不备案是违法的。根据《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办法》,刻制单位应当办理备案或准刻手续,并将印章备案后才能启用。未备案或准刻的印章将被收缴,委托刻制单位将被罚款。因此,合同章必须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否则将被认定为无效。...查看全文

违反先前合同义务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违反先合同义务不是违约的,出现违反先合同义务时应承担的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尽的义务,而导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违反先合同义务是违约吗 ...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合同违约是违反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当事人要承担民事的经济赔偿责任。合同违约违反了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违约的一方当事人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并且当事人的另一方有权进行索要违约金。如果违约金高于或者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可以进行...查看全文

未婚同居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现代社会尊重个人恋爱自由,未婚同居不违法。但若有一方或双方已婚,则同居为违法行为,可构成重婚罪,需受到法律制裁。...查看全文

假章签假合同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违法。当事人签订假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合同无效,涉嫌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一)以虚构...查看全文

探讨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没有按照双方合同中约定的时间付款,就被视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属于违约行为。根据合同的约定,另一方可以主张违约赔偿。此外,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发出书面催款函,如果对方仍然不支付货款,就可以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单方面解除合同是否属于违约行为

法律分析: 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但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因为出现约定可以解除合同或者法定可以解除合同的事由而单方解除合同的,不属于违约行为。《中...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金是否属于敲诈勒索行为?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不构成敲诈勒索,但若违约金超过约定数额,则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