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公司接受员工“待岗”申请,且待岗期间双方均未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意思表示的,双方的劳动关系依然存续。由于员工未提供劳动,公司可以不支付工资,但应当为其缴纳社保,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属于法律规定的公司的强制性义务,除法定情形外,最好不要擅自违反或变更,否则可能产生法律风险。风险提示: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工资未“同工同酬”员工起诉,单位应该补足吗?
1、同工同酬是原则,但用人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做调整。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应遵循同工同酬的原则,但法律规定同工同酬并非禁止用人单位“一人一议”。即使是同一岗位,但具体工作内容可能有所差别,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差别支付劳动报酬。在某些特殊领域或行业,尤其是国企,劳动者的学历、职称等均可能影响劳动报酬的高低,也会出现同一岗位不同工资的情形。另外,不同劳动者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均有差别,在用人单位进行业绩考核时可能有不同的考核结果,这些都会影响到绩效奖金的发放,甚至影响到薪酬的调整,也可能产生同一岗位不同工资的情况。因此,同工同酬是劳动报酬支付的原则,但并非绝对,法院应当结合用人单位同工不同酬的原因来认定用人单位是否应补足工资差额。2、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工资约定不明时,也可适用同工同酬确定工资数额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约定不明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风险提示: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什么是“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
资所谓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工资所谓无故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包括:(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风险提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员工“自动离职”后公司对此不管不问,有什么风险?
员工“自动离职”后公司对此不管不问的,视为劳动关系依然存续。根据过往司法判决案例,风险分为以下三点:一、索要离职经济补偿金:因为自动离职后单位未办理任何手续,不能证明是哪方提出的离职,视为协商一致离职,劳动者追溯离职补偿金。二、索要被动离职经济补偿金:如过单位存在不依法足额缴纳社保、拖欠工资、拖欠加班费等情况的,劳动者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向企业追溯离职补偿金和其他补偿。三、要求继续回来上班:因为未办理任何手续,默认双方劳动关系存续。还有就是劳动者声明自己生病受伤、重病住院、被绑架失联等奇葩原因回应不辞而别的原因,单位未办理任何手续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且让劳动者还可以主张病假工资和医疗报销等。风险提示:员工不辞而别后,企业只要按照以下步骤做完,风险就可以化解了。一、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经过民主程序,加入条款连续旷工三天属于严重违纪,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任何补偿。二、员工不辞而别次日向员工预留地址邮寄盖章《到岗通知书》,同时迪电子版发微信、QQ、邮箱等,催告其返回公司正常上班,告知其如有特殊情况,需履行请假手续并提交相应的证据,并告知逾期不返的后果。三、《到岗通知书》期限到后未返岗的,继续同样形式和途径发送《警告函》,警告员工目前属于旷工行为,限其收到《警告函》后最晚次日返岗并对脱岗行为进行合理解释,无适当理由的视为旷工行为,将按照公司制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四、《警告函》期限到后,公司通知工会,请求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工会同意后,继续同样形式和途径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员工公司已完成告知、警示等程序,员工依然不返岗且无任何回应,公司依照相关制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擅自离职需赔公司一个月工资“有效吗?
合同约定员工未经公司许可提前离职的,应向公司赔偿一个月工资所得,该约定与法相悖,应为无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见,劳动者因提前离职而需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虽约定吴应熊若未经公司许可提前离职的,应向公司赔偿一个月工资所得,但该约定与法相悖,应为无效。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直接约定劳动者需承担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本质上属违约金条款。《劳动合同法》规定除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或保密协议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单位试用期不缴社保,员工转正后才缴合法吗?
不合法。根据《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必须给职工缴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与职工签订合同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都属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中,也就是说,企业在试用期间也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风险提示: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