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未解除,员工能否获得工资报酬?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歇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拒不安排工作的情况属于合同违约。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歇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拒不安排工作的情况属于合同违约。
依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若违反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拒不给劳动者安排工作,或者安排工作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种类不符,也不给劳动者发放基本工资,用人单位均构成合同违约。
延伸阅读
员工未解除劳动关系,公司是否仍需支付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公司仍需支付工资报酬。无论是否叫员工来上班,只要劳动关系尚未解除,公司有义务按约定支付工资。劳动关系解除是双方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定解除情形后才能生效。即使公司未要求员工上班,但若劳动关系未解除,员工仍享有合法权益,包括工资报酬。公司应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否则可能面临劳动法律责任和赔偿。因此,员工在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仍有权获得工资报酬。
结语:根据劳动法规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公司仍应支付工资报酬。无论是否要求员工上班,只要劳动关系尚未解除,公司有义务按约定支付工资。劳动关系解除需双方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定情形。即使公司未要求员工上班,但若劳动关系未解除,员工仍享有合法权益,包括工资报酬。公司应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否则可能承担劳动法律责任和赔偿。员工在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仍享有获得工资报酬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

法律分析:一、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符合法律规定情况下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首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工资与劳动合同关系:五天无签合同的员工可否获得报酬?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员工在公司工作,无论是否签署劳动合同,都需要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员工参与公司工作但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拖欠工...查看全文

公司未解除劳动关系也不叫来上班的员工会得到工资报酬么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歇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拒不安排工作的情况属于合同违约。...查看全文

工伤员工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工伤员工可以自愿解除劳动关系,但除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能获得赔偿?

律师分析: 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获得赔偿。《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查看全文

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能获得赔偿

法律分析: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除过失性辞退外,属于违法解除,由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临时工未获得工资报酬问题

如何维护拖欠工资的权益:商谈索要工资,若无结果,了解原因并要求欠条;若仍无进展,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提供公司负责人联系方式;若监察处理无效,收集证据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查看全文

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何解除劳动关系并获得赔偿?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未足额支付工资可获得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仲裁的申请流程包括向当地劳动监察投诉,提供相关证据。...查看全文

追索劳动报酬是否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追索劳动报酬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必要性,但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维权,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查看全文

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能获得赔偿吗

法律分析: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获得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台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查看全文

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能获得赔偿吗

法律解析: 工伤三级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获得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台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查看全文

因劳动合同解除,员工能否获得赔偿?

约定分期还款的借款,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约定一次性还款的借款,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在出借人要求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后计算,但借款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计算从该日起。...查看全文

工伤未鉴定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工伤未鉴定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遭受工伤,没有依法申请工伤鉴定,单位在职工工伤鉴定期间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是否能在试用期内获得工资报酬?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主动离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并且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查看全文

工人未获得报酬是否违法?

试工一天没工资违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享有全部劳动权利,包括取得报酬的权利。劳动关系解除时,用人单位应一次付清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试用期员工有婚假权利,再婚也可请婚假。试用期内劳动者可提前三日通知用人...查看全文

误工费能否获得与劳动关系无关

工伤期间单位需支付员工工资,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包括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计算方式。受害人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若因伤致残持续误工,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无法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可参照当地同行业平均工资...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能获得工资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也要发工资,拖欠工资可通过投诉、仲裁或诉讼解决。不得采取暴力手段,应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支付赔偿金,标准根据情况而定。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被申请人应提供...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终止后,还能否继续获得工资?

终止劳动关系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应及时补签劳动合同或离职,以保障个人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查看全文

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可以获得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工伤赔偿后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工伤赔偿后可...查看全文

公司未给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如果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前30天申请辞职,而且按公司人事部规定办理离职手续,那么公司必须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不然,劳动者反映到劳动局、仲裁委员会处理,造成劳动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公司赔偿。 如果公司拒不出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