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待遇在劳动仲裁期间的保障

律师回答
摘要:仲裁期间支付员工工资的关键条件:劳动关系存续且提供正常劳动。单位不能克扣员工应得工资,可在仲裁开庭时追加请求。若劳动关系已终止,要看员工是否诉求恢复劳动关系,有诉求则有工资;若要求补偿或赔偿解除劳动关系,则不能再要求支付工资。
仲裁期间要不要支付员工工资,关键看几个条件:一是看劳动关系是否存续;二是看员工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如果两个都是,那是单位就应当发放相应的劳动报酬。单位不能因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克扣员工之前正常工作而应得的劳动报酬,这时可以向单位索要,如果单位执意不给,那么在仲裁开庭时,您可以追加仲裁请求:即要求单位支付您正常上班的工资。
如果在仲裁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当然是不能要求支付工资了,如果是企业单方解除导致劳动关系不存续的,那就要看员工个人诉求了,有诉求要恢复劳动关系被支持的,则仲裁期间是有工资的;没这诉求而要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或赔偿的,也就不能再要求支付工资了。
延伸阅读
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保障措施及其法律适用
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保障措施及其法律适用是确保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享有以下保障措施:首先,劳动者有权继续获得原有工资待遇,雇主不能随意停发工资;其次,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要求仲裁机构介入解决争议;此外,劳动仲裁期间,雇主不得随意解雇劳动者,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保障措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有效运行。
结语: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保障措施是确保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机制。根据劳动关系存续和正常劳动提供等条件,单位应支付相应劳动报酬。若单位克扣员工应得工资,可在仲裁开庭时追加请求。若劳动关系已终止,需视员工个人诉求决定是否支付工资。劳动仲裁期间享有工资保障措施,包括继续获得原有工资待遇、申诉权利和雇主不得随意解雇。这些措施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确保公平公正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有效运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待遇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需要上班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仲裁请求不涉及解除劳动关系,则应继续上班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如果请求包括解除劳动关系,则无需上班。若单位不安排员工上班,员工需取得证据证明单位未安排上班,方可不上班。单位仍需按月支付员工...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与工资待遇纠纷

被辞退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47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若辞退违法,应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两倍。...查看全文

劳动保障协理员工资待遇

劳动保障协理员待遇: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岗期间,享受政府支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人民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120%,并随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及时调整;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除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外,由...查看全文

劳动保障协理员工资待遇?

律师分析: 劳动保障协理员待遇: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岗期间,享受政府支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人民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120%,并随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及时调整;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除享受公益性岗...查看全文

孕期工资待遇保障

1.怀孕期间降低工资可以投诉或申请仲裁。2.《妇女权益保障法》禁止因结婚、怀孕等情形降低女职工工资。3.怀孕期间被违法辞退可计算补偿金,按劳动年限支付。4.违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5.怀孕后可调整工作岗位,但不能降低工资待遇...查看全文

工资待遇问题引发劳动仲裁

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协商要求支付、投诉劳动监察部门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支付工资;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仲裁员在劳动仲裁期间的工作

在劳动仲裁期间,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仍未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义务按时上班并完成工作任务。如果劳动者不履行这一义务,且情节严重,用人单位有可能单方面辞退劳动者。...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员工的薪资待遇?

企业受疫情影响,可与职工协商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享受稳岗补贴。停工停产期间,按劳动合同支付工资;若超过一个工资周期且职工正常劳动,则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发放生活费。...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待遇查询

仲裁期限为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束。单位不履行工资支付义务时,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资产等强制措施。 劳动仲裁胜诉后,如果单位不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胜诉后,单...查看全文

工资在劳动仲裁期间如何处理?

员工在劳动仲裁期间仍有劳动关系且正常出勤,用人单位应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如关系存疑或员工未正常出勤,应由劳动仲裁确认;仲裁期间无劳动关系或已终止的则不能要求支付工资。...查看全文

工资待遇纠纷:劳动局仲裁的求助途径

劳动者可向劳动局仲裁拖欠提成工资的问题。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必要的个人和单位信息、申请理由和证据。如有困难,也可口头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在5天内受理申请或说明不受理理由。如不满意仲裁裁决,劳动者可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有工资吗

仲裁期间要不要支付员工工资,关键看几个条件:一是看劳动关系是否存续;二是看员工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如果两个都有,那么用人单位就应当发放相应的工资。 一、劳动仲裁期间有工资吗...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发工资吗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仍然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方法维...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有工资吗

法律分析:仲裁期间要不要支付员工工资,关键看几个条件:一是看劳动关系是否存续;二是看员工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如果两个都是,那是单位就应当发放相应的劳动报酬。单位不能因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克扣员工之前正常工作而应得的劳动报酬,这时可以...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有工资吗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期间,如果劳动者继续参加工作的,并且双方之间仍有存在劳动关系的,就会有工资。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发工资吗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期间,上班有工资,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劳动仲裁程序是怎样的(一)申请仲裁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查看全文

工资待遇如何保障?

压工资违法,扣工资行为包括请假扣3倍工资、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员工辞职单位扣工资,都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投诉并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查看全文

工伤保险待遇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因为工伤保险待遇引起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查看全文

试用期工资待遇不满意,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试用期被辞退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适用于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以及辞退、辞职、离职、工作时间、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福利、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问题。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申请、受理、组建仲裁庭...查看全文

员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

工伤期间,员工工资按受伤前标准支付,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用人单位通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除非有特殊情况。若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仲裁委员会申请裁决。工伤期间,单位应支付停工留薪工资,保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