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与工伤伤残鉴定的关系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认定和工伤评定伤残等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伤认定是指当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活动中遭受的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进行认定。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工伤认定和工伤评定伤残等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伤认定是指当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活动中遭受的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进行认定。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延伸阅读
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有什么区别?
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劳动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工伤认定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确认其工伤身份,并对其受伤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评定。而工伤鉴定则是指在工伤认定的基础上,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其进行残疾等级的评定。
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伤认定主要是针对劳动者受伤的情况进行评定,而工伤鉴定则更侧重于对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评定。另外,工伤认定是由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评定,而工伤鉴定则是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评定。
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相互关联的,工伤认定是工伤鉴定的前提和基础,而工伤鉴定结果则可以作为工伤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可能会产生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劳动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评定工伤、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工伤认定和工伤评定伤残等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伤认定是指当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活动中遭受的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进行认定。而工伤鉴定则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因此,在进行工伤认定时,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关系

申请伤残鉴定后,一般不可再做工伤鉴定。工伤鉴定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工伤认定程序包括申报工伤事故和认定工伤两个步骤。劳动者应先接受治疗,伤情稳定后向工伤认定机关申请认定,被认定为工伤后可进行伤残鉴定和请求工伤赔偿。...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的关系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后可以进行伤残鉴定,具体程序如下:工伤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医疗终结后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申请旧伤复发鉴定的,在治疗终结前提出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劳动能...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需等待伤情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否则鉴定机构可能不受理或无法出具结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工伤确认后,治疗伤情稳定后即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查看全文

工伤与工伤鉴定的关系

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确定职工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行政确认和鉴定程序。工伤认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而工伤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工伤认定申报程序包括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或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什么是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

律师分析: 伤残鉴定的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工伤认定的申请主体可以是职工本人、近亲属和用人单位。伤残鉴定需要申请人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证明;工伤认定需要工伤申请认定主体已取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职工工伤认定决...查看全文

什么是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

伤残鉴定的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工伤认定的申请主体可以是职工本人、近亲属和用人单位。伤残鉴定需要申请人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证明;工伤认定需要工伤申请认定主体已取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职工工伤认定决定书。...查看全文

有关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的资讯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是同一概念,即当事人已经进行了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一种评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方法,由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进行综合评定。工伤认定通过后在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伤残鉴...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时限

工伤鉴定结果通常在60天内出具,单位应承担工伤治疗费用和工资,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标准可获得一次性补偿金。工伤认定申请需在30日内提出,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日。工伤职工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应在60天内作...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与司法鉴定的关系

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及工伤赔偿的优势。工伤鉴定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而司法鉴定依据《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工伤赔偿不追究劳动者过错责任,赔偿金额高于司法鉴定。工伤伤残等级有利于伤者,没有城镇和...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

律师分析: 一、申请鉴定主体不同 工伤鉴定申请主体是已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本人、近亲属、雇佣单位均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本人。 二、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同 工伤鉴定的前提是,工伤申请鉴定主体已经取得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查看全文

工伤保险与工伤认定的关系

工伤认定与社保缴纳无关,个人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预备性工作受伤、履职暴力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受伤、往返途中事故。认定后需进行伤残评定,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赔偿争议。...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的区别与联系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局认定工作中受到的伤害由于工作原因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造成,并由社保局赔偿。而工伤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受伤后的劳动能力损失程度,确定伤残等级。...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

律师分析: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1、两者对应的申请人不相同,伤残鉴定只可以是伤者本人申请,而工伤鉴定是已经被认定工伤的员工本人、关系较近的亲属或者是其所在的单位等;2、两者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相同;3、两者申请鉴定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1、两者对应的申请人不相同,伤残鉴定只可以是伤者本人申请,而工伤鉴定是已经被认定工伤的员工本人、关系较近的亲属或者是其所在的单位等;2、两者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相同;3、两者申请鉴定的法律依据、相关内容以...查看全文

什么是伤残鉴定和工伤鉴定?

伤残鉴定的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而工伤认定的申请主体可以是职工本人、近亲属和用人单位。伤残鉴定需要提供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证明,而工伤认定需要职工工伤认定决定书。...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

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的申请时限规定:治愈出院前做出工伤认定的,需在治愈出院后1个月内申请;治愈出院后做出工伤认定的,需在做出工伤认定书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鉴定与意外伤残鉴定的区别

工伤和意外伤残的伤残鉴定存在区别。工伤伤残鉴定由社保部门委托医院进行,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赔付主体是社保部门。而意外伤残鉴定由司法鉴定所进行,权威性较低,赔付主体是保险公司。法律依据和鉴定标准也不同。...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与赔偿关系的认识

工伤理赔流程: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提交相关资料;劳动局做出认定决定;伤者进行伤残鉴定;将鉴定结果交给劳动局和用人单位;单位开始赔偿伤残补助金和医疗费。...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鉴定与赔付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律师解答: 工伤伤残鉴定与赔偿之间的联系:工伤的赔偿数额,由伤残鉴定等级确定的,根据伤残等级给予赔偿。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相关问题及解答

工伤认定后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在伤情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后,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