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案件:仲裁前遭驳回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时,劳动报酬争议仍属劳动争议。一起案例中,原告未经劳动仲裁而直接起诉被驳回。法院认为双方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协商解决或仲裁。未经仲裁直接诉讼程序不合法。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当事人可先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仲裁时效期限为一年,可中断或中止。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争议申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虽然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时,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仍属劳动争议的范畴。近日,哈尔滨市一法院审结一起事实劳动争议纠纷,劳动者因未经劳动仲裁直接提起诉讼而被驳回起诉。原告张某(女)于2008年3月应聘到被告某摄影店工作,并约定月薪800元加提成的工资标准。原告要求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遭到被告拒绝。原告在被告处工作一个月工资未发,后被告又扣除原告押金等费用。2008年6月,双方就相关事宜协商达不成共识。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欠原告工资及押金2500元未支付。原告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的工资及押金,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虽然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原告张某在被告摄影店工作期间,双方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本案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原、被告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情况下,直接向人民法院诉讼,程序不合法。法院遂依法驳回原告起诉。
法律链接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该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案例,法院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范畴。然而,原告未经劳动仲裁直接提起诉讼,法院依法驳回了起诉。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先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如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在一年内提起诉讼。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起仲裁的限制不适用。因此,劳动者在维权时需遵循合法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申请遭驳回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的条件:当事人不服仲裁结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判决重新裁定或撤销错误的仲裁;若法院驳回上诉,裁定自送达之日起裁决生效;若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上诉,则仲裁裁决生效。...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 驳回仲裁和驳回仲裁请求

劳动者仲裁说不属于仲裁范围,到法院以超过劳动仲裁时效为由驳回上诉是否合法?驳回仲裁申请是指申请人的部分仲裁请求没有得到支持。驳回仲裁请求主要适用于:证据不足,缺乏法律依据,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且无中止、中断、延长理由等。 超过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案件先仲裁吗

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先仲裁吗 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先仲裁,我国法律规定,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纠纷,怎么办?

劳动仲裁胜诉但公司无法支付赔偿金时,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用公司其他财物进行拍卖抵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纠纷、辞退与离职争议、工时与福利问题等,申请人在处决阶段应积极调查被处决者的财产线索...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案件解决前需不需要仲裁?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是仲裁,未经仲裁不能进入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纠纷,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争议、辞退、工资等问题。申请劳动仲裁需在争议发生后60天内提出书面申请。举证责任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解雇、减薪、计算工龄等,举证责任会转移到用人单位。申请...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必须是劳动纠纷案件吗

劳动仲裁必须是劳动纠纷案件吗 劳动仲裁必须是劳动纠纷案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必须是劳动纠纷案件吗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的案件必须是劳动纠纷案件,但是不是所有的劳动纠纷都能申请仲裁。可以申请仲裁的是因确认劳动关系、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而发生的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会被驳回吗

一、劳动仲裁公司上诉会驳回吗 可能会被驳回,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在十五天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二、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被驳回

律师分析:劳动关系仲裁驳回,如果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不服仲裁结果,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判决重新裁定或者撤销错误的劳动仲裁。、如果当事人不服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则劳动仲裁裁决不生效。但...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被驳回?

律师分析: 劳动关系仲裁驳回,如果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不服仲裁结果,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判决重新裁定或者撤销错误的劳动仲裁。、如果当事人不服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则劳动仲裁裁决不生效。但如第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驳回的理由

法律分析: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纠纷,如何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的主要步骤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与否、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公开进行仲裁、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处理、先进行调解、裁决案件。仲裁庭应在45天内结束仲裁。...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纠纷,如何进行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受理、准备、审理四个步骤。申请人需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否则无法通过审查。程序包括提交申请书、受理决定、答辩书、证据提供、公开审理、调解、裁决等。裁决应在45日内完成,可延期15日。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申请遭驳回,申请人如何应对?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规定了中止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审理的情形,包括劳动者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用人单位终止等。一旦中止审理的情形消除,仲裁庭应恢复审理。...查看全文

申请仲裁劳动纠纷案件的是谁?

劳动仲裁案件的主旨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案由主要包括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劳动合同争议、社会保险争议、劳动报酬争议和福利待遇争议。这些案由涵盖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方...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劳动关系仲裁被驳回的,如果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不服仲裁结果,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判决重新裁定或者撤销错误的劳动仲裁。      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机构是否认可劳动纠纷案件

劳务纠纷不受劳动仲裁受理,劳务纠纷属于劳务关系,适用民事诉讼法。劳动仲裁适用于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纠纷、辞职离职争议、劳动保护等。劳动关系基于生产要素结合,劳务关系基于双方约定。劳务关系适用民法、合同法、经济法,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机构是否受理劳动纠纷案件?

劳务纠纷不受理劳动仲裁,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区别。劳动关系是基于生产要素结合产生的,适用劳动法;劳务关系是基于双方约定产生的,适用民法、合同法、经济法。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劳务关系的主体可以是法人、组织、公民。...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庭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的程序

劳动仲裁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代理人可以是律师、亲属或朋友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需提交授权委托书给仲裁委员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