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有身孕的女职工劳动合同期满时能否终止?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纠纷中身体受伤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财物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在劳动争议中未能举证将承担法律后果。
不可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下列劳动者,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哪些劳动纠纷诉讼时效为一年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劳动合同未签原因该如何证明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又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自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员工因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而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劳动争议日趋增多。实践中,并非只要客观上双方没有签订过书面的劳动合同,公司就应当每月支付给劳动者双倍工资,还应当考虑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是用人单位造成还是用人单位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
在劳动争议中,鉴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在劳动者否认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如果举证不能的,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根据法律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延付或者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关于劳动合同未签原因的证明,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优势地位下,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负有举证责任,如果举证不能,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怀孕期间能否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否则需要对孕妇进行赔偿。此外,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超过时效后起诉的需受理,但被告可提出时效抗辩。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查看全文

怀孕但合同期满是否能终止劳动关系

法律解析: 职工怀孕但合同期满是不能够终止劳动关系的,应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查看全文

怀孕但合同期满是否能终止劳动关系

法律解析: 职工怀孕但合同期满是不能够终止劳动关系的,应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查看全文

怀孕但合同期满是否能终止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职工怀孕但合同期满是不能够终止劳动关系的,应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查看全文

怀孕但合同期满能终止劳动关系吗

法律解析: 职工怀孕但合同期满是不能够终止劳动关系的,应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五条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查看全文

怀孕但合同期满能终止劳动关系吗

法律分析:怀孕但合同期满不能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孕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满为止,用人单位不得单方终止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期间能否辞退或终止劳动关系?

律师分析: 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辞退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允许延长工作时间和其他加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怀孕期间能终止劳动合同吗

怀孕期间用人单位是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的,顺延至该情形消失。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查看全文

怀孕期间能终止劳动合同吗

法律分析:怀孕期间用人单位是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辞退,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两倍赔偿金。但孕期女职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怀孕期间能终止劳动合同么

怀孕期间,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是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合同,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患病职工能否终止合同?

对于合同期满的患病职工,一般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等情况的,用人单位不得以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能否立即解除?

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解除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女职工有过错,用人单位可在怀孕期间解除合同;若无过错,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怀孕、产褥、哺乳期间,合同应延长至消失。故无过错的怀孕女职工合同不得解除,合同期限...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就能解除怀孕的女职工吗

法律分析:不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如有下五种情况,就算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是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的,必须将劳动合同延续至相应情形消失时才能终止。1、从...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就能解除怀孕的女职工吗

法律解析: 不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如有下五种情况,就算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是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的,必须将劳动合同延续至相应情形消失时才能终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就能解除怀孕的女职工不

怀孕女职工能否解除劳动合同,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因劳动者的过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在女职工怀孕期间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除劳动者的过错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女职工怀孕、产褥、哺乳...查看全文

怀孕期间合同期满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关系

职工怀孕但合同期满是不能够终止劳动关系的,应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合同期满继续履行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如果合同期满后,双方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一切照旧,则认定为双方默认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 没签劳动合同但主动解除劳动关...查看全文

怀孕期女职工能否被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孕期、产期女员工的劳动合同,除非员工本人提出或存在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国家对特殊员工的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应以任何理由解除这些员工的合同。拒绝招聘或限制怀孕的做法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完善管理...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能否在孕期被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期间女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是补偿金的二倍。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能否终止?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除此之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者开始...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处理问题

女职工怀孕时劳动合同到期应续签,单位不续或降低条件需赔偿。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解除合同是消灭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终止合同是消灭合同关系不复存在。解除适用于违约,终止适用于非违约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