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改革以来,二胎政策持续开放,中国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在全国各地许多妻子老公都建议申请陪产假,如果遇公司不允申请应怎么办?在法律上的相关解释和回答又是什么?下面就由律师为您解答疑题吧。
公司不给陪产假怎么办
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公司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男性申请陪产假的规定的定义规则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英文(paternityleave)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
男性陪产假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
“从公司的日常运作来看,普通员工和企业主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站在企业主的角度考虑,肯定希望员工的工作时间越长越好,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员工的假期多,企业承担的成本就多。从目前来说,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还是以男性为主,女性员工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性员工的假期增多,相当于一个企业每年增加5%左右的用工成本。私营企业主当然希望尽可能节约开支,追求更多利润。老板想要省钱,员工想要多放假,这就是矛盾根源。”曹-振说。
尽管曹-振属于管理层,但他依然建议站在普通员工的角度考虑,将男性陪产假或者共同育儿假上升至法律层面很有必要。有些企业管理者其实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会主动给员工放陪产假,如果法律有明文规定,管理者就只能遵从。普通上班族的数量肯定是多过管理者人数的,所以应该尊重多数人的利益。
同样作为管理者的宋-瑞也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国企还是私企,尤其是小单位、小公司,很多职位都是专岗专职。女员工休产假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男性再休陪产假,公司的运作很可能就断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人去顶替那个环节。
“所以一般最后都是公司给一些加班补助,男员工请几天事假代替陪产假,双方各退一步。”宋-瑞说。
2016年10月,除了西藏和新疆外,其余29个省份均相继修改了本地计生条例,明确了本地的陪产假(部分地区称为护理假)的期限。
多数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规定男方陪产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但是也有长达30天的陪产假,例如河南省。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制度各单位也都不尽相同,奖金福利不变。还有部分地区可将男性的陪产假转到女方的产假中去,由女性代替男性休假。
尽管劳动法还有其他法律上没有相关问题的具体限制解释,但绝大多数公司却也遵守法律途径给予申请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