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工厂搬迁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一、工厂要搬迁工人有赔偿吗
1、工厂要搬迁因此造成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不能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工厂搬迁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延伸阅读
员工受伤期间,雇主是否负有赔偿责任?
根据劳动法,当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时,雇主通常负有赔偿责任。赔偿责任的具体范围取决于伤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工伤保险的适用情况。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并支付员工因伤害而导致的工资损失。此外,雇主还可能需要支付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员工的伤害是由于自身过失或违反公司规定造成的,雇主可能不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因此,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建议员工与雇主协商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工厂搬迁时,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不能协商一致变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经济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此外,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在员工工作期间受伤时通常负有赔偿责任,具体范围取决于伤害严重程度和工伤保险适用情况。建议员工在处理此类情况时与雇主协商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法人更换员工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公司法人变更员工补偿问题:更换法人代表且合同有效时,无需支付补偿金;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不影响合同履行;解除合同时以更换法人代表为由,则需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公司作为法人享有独...查看全文

工伤和人身侵权是否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律师分析: 可以。当事人的损害后果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同时符合工伤条件的,可以获取双重赔偿。二者虽然基于同一损害事实,但只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之中,互不排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查看全文

工伤和人身侵权是否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法律解析: 可以。当事人的损害后果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同时符合工伤条件的,可以获取双重赔偿。二者虽然基于同一损害事实,但只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之中,互不排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查看全文

工伤和人身侵权是否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法律分析:在第三人侵权构成工伤情况下,可以同时获得工伤和人身侵权双重赔偿。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查看全文

工伤和人身侵权是否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法律分析:可以。当事人的损害后果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同时符合工伤条件的,可以获取双重赔偿。二者虽然基于同一损害事实,但只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之中,互不排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航班取消可要求赔偿。中国民航规则第23条明确规定,航班取消、提前、延误、航程改变或座位无法提供时,旅客有权要求退票并获得全额退款,无需支付退票费。...查看全文

临时工是否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工伤应获赔偿: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符合规定,无论是否签订合同缴纳保险,都可按工伤待遇获赔;首先需申请工伤认定,否则无法获赔;若单位不认劳动关系,需收集证据证明关系;获得工伤认定决定后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索要伤残赔偿;如单位...查看全文

员工得了职业病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赔偿。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鉴定来确定具体的赔偿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另外,按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根据有关民事法律,还有...查看全文

工伤和侵权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法律分析:因为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工伤职工可以同时获得侵权赔偿和工伤赔偿。但已经获得第三人侵权赔偿的,对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器具辅助费和丧葬费等重复性赔偿项目,工伤保险基金或者用人单位不再支付。...查看全文

职业病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职业病需要赔偿患者的检查费,治疗费用,还有一定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查看全文

劳务关系是否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不可以。劳务人员在劳务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属于工伤,所以不能按工伤赔偿,但劳务人员可以向用工方主张人身伤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查看全文

公司搬迁,员工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员工不参与公司搬迁,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获得赔偿。公司需根据员工工龄支付相应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侵权赔偿和工伤赔偿是否可以同时获得?

侵权赔偿和工伤可以双赔吗 一、侵权赔偿和工伤可以双赔吗 我国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禁止工伤保险待遇与侵权赔偿可以同时获得的情况下,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民法理论,受害者因第三人受到人身损害,同...查看全文

退休返聘人员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返聘人员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务关系时不享有经济补偿,工伤保险和加班补偿问题成为纠纷高发区。由于退休员工不属于劳动部门管理,不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所以不能依据《劳动法》第28条执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相关争议。...查看全文

工厂员工生病是否可获得赔偿?

厂里上班得病是否有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是工作原因导致的职业病或突发疾病,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公司未购买社保的,全额赔偿由公司承担。非职业病由自身原因引起,不能申请赔偿,但可请病假,公司应支付病假工资。法定情形有七种可...查看全文

员工被无故辞退,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企业依照员工辞退的原因不同,也会给予不同的补偿。无故辞退员工需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合同到期、单位经济性裁员或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需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经济补偿金,如未提前1个月通知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而员工严重...查看全文

病假期间是否可以获得误工费赔偿?

病假期间上班,按照实际出勤支付工资,没有额外的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查看全文

车险中的误工费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车险中的误工费可以正常赔偿,根据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计算依据各不相同。误工费包括工资、资金、津贴等,但不包括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利益损失。受害人可以向交通事故中的伤者进行赔偿,如无共识可通过法院解决。...查看全文

侵权和工伤是否可以同时获得赔偿

法律分析:侵权和工伤可以同时获得赔偿,但是对于医药费的部分,则只能获得一份赔偿,也就是如果侵权人已经依法赔偿了医药费的,那么工伤保险基金则无需再支付医药费。而没有重合的部分则都可以获得赔偿。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何时可以获得?

发生工伤事故后,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工伤赔偿的大部分项目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而用人单位承担的只是少部分赔偿项目,这个时候用人单位一般会申请工伤认定或者配合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然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向工伤保险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