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订后,员工能否自行离职?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签署后员工不可擅自离职,自动离职属违约行为。自动离职可能导致赔偿责任,尤其是造成公司损失、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未履行培训费用等情况。签合同时,员工需了解单位情况、工作内容、报酬、工时、试用期等,明确写入合同,避免口头约定和空白合同。
一、签了劳动合同后员工可以自离吗?
不可以擅自离职,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
1、如果自动离职给现在这家公司造成了损失,那么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3、如果当初公司给员工提供了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约定的时间自动离职的话,就需要支付违约金。
二、员工签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
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需要弄清楚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的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都要了解清楚。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的写在合同中。
第二、劳动者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的地点。
第三、劳动报酬要明确,避免口头约定,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约定清楚,是通过现金还是以银行支付的方式转账到劳动者的账户之中。
第四、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超出工作时间的加班费的计算标准也要约定清楚。
第五、关于试用期的问题也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六、不要签空白的合同,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员工可以辞职,但是不能自动离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单位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地点、试用期的时间以及工资待遇,这些需要写在劳动合同中,不能口头约定,不要签订空白的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员工来说,签订劳动合同后不能自行离职,这是违反劳动关系的行为。自动离职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员工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赔偿损失、违约金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员工应注意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这些都需要明确写入合同中,避免口头约定和空白合同的情况发生。同时,员工还应遵守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避免违反合同约定而导致赔偿责任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未签订,员工能否自动离职?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直接离职,单位需支付双倍离职补偿金。离职补偿金发放条件包括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单位提前解除、暴力胁迫或违约导致劳动者辞职等情况。若单位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视为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除劳动者违...查看全文

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后,能否自行离职?

签了劳动合同后员工不可以自离,自动离职将导致争议和赔偿责任。员工签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单位的合法性、工作内容、报酬、工作时间、试用期等事项,并将其明确写入合同中,避免口头约定和签空白合同。...查看全文

签订合同后能否自行离职?

上班签了合同是不能自离的,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离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合同法定解除事由,劳动...查看全文

签订劳动合同后能否自由决定离职?

签了劳动合同后不能自动离职,需办理离职手续,否则无补偿、离职证明和社保转移。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合同,需提前通知。劳动合同存在问题时,建议聘请律师起草或审查合同,并可申请仲裁要求赔偿双倍工资。具体问题需咨询专业律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订后,员工能否轻松辞职?

根据劳动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想要辞职需遵循以下规定:正式员工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员工只需提前3天通知;另外,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也可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订与否,影响员工离职自由?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随时辞退,劳动者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口头合同、简单合同、暗箱合同、抵押合同、双面合同、卖身合同和生死合同都是不能签订的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辞职后能否立即离职?

签劳动合同前离职需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违法违规时,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暴力威胁或违章指挥时可立即解除;没签劳动合同补签后期限的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包括未签订期间,员工可要求双倍工资;二是包括未签订期间,员工权益未受损失...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能否随时离职?

没签劳动合同可随时辞职走人,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可解除合同若未提供保护、未支付报酬或未缴纳社保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特殊时效下,劳动报酬争议不受时效限制。对于没签合同的情况,司法机关会根据...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能否随时辞职离职?

未签劳动合同,一般不可随时辞职。过试用期的劳动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办理离职手续;试用期内的劳动者需提前3日通知单位,并办理离职手续。...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是否可以自由离职?

未签劳动合同可自由离职,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支付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无效、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查看全文

2023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是否自由?

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可随意离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履行提前告知义务,否则需支付用人单位的损失。相关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的具体规则。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两种形态...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能否立即离职?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辞职者需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需办理完工作交接等手续;过了试用期的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三十日后才能离职;未过试用期的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三日后才能离职。...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能否直接离职?

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在试用期内,员工可以立即离职,并向用人单位要求赔偿。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员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向员工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员工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查看全文

无需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能否随时离职?

劳动者有权利选择合适的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享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和社会保险福利。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辞职,但用人单位应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会保险费...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未签订,员工可否自行离职并申请仲裁?

未签订劳动合同自动离职后,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供相关材料,立案后进行举证、答辩、调解等程序。劳动仲裁期间可远程指导服务,不影响劳动者就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时...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订后离职是否可行?

劳动者辞职需承担违约责任,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用人单位违法。辞职类型包括合同期满、员工主动辞职和满足法定条件的无条件辞职。员工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辞职,双方可协商补偿方案。用人单位无理由滞留员工,除非造成经济损失或违约责任未履行。办...查看全文

签订劳动合同后能否立即离职?

在签署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不能立即辞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需在劳动合同期限满前提前30日递交书面离职申请,否则劳动合同关系将解除,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公司未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查看全文

离职后签订自愿解除劳动合同,能否维权?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仍可申请劳动仲裁。通知书只证明收到通知,不表示同意解除理由,不影响劳动者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用人单位应提供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否则承担不利后果。该文书可...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自动离职是否有补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和双倍工资,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补缴社会保险费;对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如果没有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劳动者不需要缴纳;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保护、未支付报酬、...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自动离职?

律师分析: 不签劳动合同自己离职的,需要提前三十天,劳动关系不一劳动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只要是存在劳动关系的,那么劳动者辞职就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但是因为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