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体制单位分两大类,一类为行政机关,一类为事业单位。其中事业单位又区分参公和公益类两大类。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执行《公务员法》,晋升走的是职务与职级并行路线,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三类,专技和工勤晋升依据职称和技能等级,管理岗实行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行政职务,晋升方式类似于行政机关公务员。
那么,事业单位管理岗到底有几级,分别对应什么职务,存在于哪些单位,今天在这里作个详细解释。
事业单位管理岗,顾名思义就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主要指从事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的领导干部。简单来说,管理岗就是领导职务,只不过公务员实行的是级别管理,比如副科级、正科级,而事业管理岗是职员等级管理。
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从大到小分别为一级职员、二级职员、三级职员、四级职员、五级职员、六级职员、七级职员、八级职员、九级职员和十级职员。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行政职务,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工资待遇。
二、管理岗职员等级职务对照和分布
事业单位管理岗十个职员等级对应行政职务的次序及单位分布分别为:
1、一级职员:对应正部级。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央层面,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是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负责人的岗位等级就是一级职员。
2、二级职员:对应副部级。岗位分布主要也集中在中央层面,比如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社、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主要负责人都是二级职员。另外像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虽然机构不是副部级单位,馆长普遍高配副部级,也是二级职员。
3、三级职员:对应正厅级。相对一二级职员,三级职员数量要多得多,在中央、省市自治区层面都有不少类似规格的单位,比如中央层面各部委办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像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各种球类中心、体武中心,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价格认证中心、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省市自治区的省级档案馆、日报社、广播电视台等,其主要负责人都是正厅级别的干部,定三级职员。
4、四级职员:对应副厅级。四级职员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就更多了,特别是省级层面,很多省直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都是副厅级设置,像农业农村厅下属的农科院、发改委下属的水库移民中心、住建厅下属的住房保障中心等单位的一把手都是副厅级规格的四级职员。
5、五级职员:对应正处级。这个层面的岗位不仅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地市一级也大量可见。像省级机关下属的很多事业单位,地市的日报社、广播电视台、不动产中心等,都是正处级规格。
6、六级职员:对应副处级。六级职员在事业单位比较普遍,地市级以上很多行政机关都有这个规格的下属事业单位。
7、七级职员:对应正科级。事业单位六级以下职员可以算基层干部了,特别是在地市级以上单位。但是在县区一级,一个正科级的七级职员还是比较牛X的存在。
8、八级职员:对应副科级。在中央、省、市、县四级事业单位中,八级职员是最普遍的事业领导人,也是最底层的事业领导干部。
9、九级职员:对应科员。专科以上学历进入事业单位走管理岗路线,起步就是九级职员。
10、办事员:对应办事员。不管在哪个层面的事业单位,现在已经很少有十级职员的设置,一般都是从九级职员开始。
三、事业管理岗职员与公务员的区别
同样的级别,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与公务员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是待遇区别。事业编制没有车补和十三薪,年终绩效往往也不如公务员,因此整体收入比公务员要低一截。以正科为例,本地事业编一年全包将将十万,而公务员可以到11-12万。
二是晋升区别。公务员本身领导职数就比事业编多,因而晋升相对更容易,更何况,公务员还有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加持。由于晋升天花板太低太明显,事业管理岗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最吃亏的岗位,所幸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来了,在县以下事业单位客观上提高了管理岗的晋升空间。
三是权力和地位区别。公务员是行政执法的主体,在社会上属于政策制度的主导方,权力相对较大,受到的尊重也比较高。而事业管理岗虽然多数是领导职务,但因为单位的主体职责是公益服务,掌握的权力有限,社会地位要低于公务员。
不过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可以交流使用干部,事业管理岗职员也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交流到行政机关任职,置换为公务员身份。特别是六级以上职员,只要行政机关有工作需要、存在岗位出缺,可以随时调任行政机关任职,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或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登记为公务员,不存在交流使用的障碍。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到类似事业单位领导交流到行政机关任职的案例。
相对而言,六级职员以上的七级和八级职员要调任行政机关难度相对较大,除了自身要符合任职两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等方面的条件外,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推力,这是很多科级事业人员无法调任行政机关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