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中断或中止会重新计算。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申请。仲裁劳动关系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事项,事实和理由,结束语和呈文对象。劳动仲裁的开庭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小时,复杂程度不同可能时间有所不同。
一、劳动仲裁的时效性是多久
劳动仲裁的时效性是多久,具体情况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仲裁劳动关系申请书怎么写
仲裁劳动关系申请书如下写:
1.要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企业一方除写企业名称外,还要写法定代表人)、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家庭地址、电话等。
2.写明申请事项。也就是你想主张的事项。比如,支付拖欠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等。
3.写明事实和理由,应叙述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方式、手段和后果等,特别是要把引发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关键性事实客观地交代清楚。还有何时入职、做什么工作、约定工资。应叙述的全面而又简洁。
4.然后写结束语和呈文对象。“特向贵委提出申请,请求依法裁决”、“此致×××县(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
5.最后落款,即申请人姓名和日期,并且手写签名按上手印。
三、一般劳动仲裁开庭多少时间
劳动仲裁的开庭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小时,具体时间要视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普通的劳动仲裁案件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审理完毕。如果调解成功,时间将会更短。
延伸阅读
结语:劳动仲裁的时效性是一年,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中断或中止。仲裁劳动关系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明确申请事项、叙述事实和理由,并以结束语和呈文对象作结。劳动仲裁开庭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案件复杂程度而定。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二条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确认劳动关系受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

法律分析: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除此之外,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查看全文

确认劳动关系受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

劳动争议涉及确认劳动关系和受劳动仲裁时效限制等问题。此外,还包括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引发的争议,以及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争议,包括除名、辞退、辞职和离职等争议,还有其他相关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法时效的限制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的,但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的时效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哪几项诉请不受时效限制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报酬争议,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受到一年时效限制。一年时效可因劳动者主张权利或用人单位同意履行而中断,也可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事由而中止。...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仲裁时效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确认劳动关系受仲裁时效限制吗

法律分析: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劳动仲裁时效限制。除此之外,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有时效限制吗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有时效限制,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

法律分析:一、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1、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时效限制是几年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劳动者申请仲裁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时效限制是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提出仲裁申请的一方需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的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查看全文

讨薪案件是否受劳动仲裁时效限制?

讨工资当然不能超出劳动仲裁一年的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查看全文

加班工资受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的,而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劳动者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解决劳动争议,那么加班费劳动仲裁有没有时效?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时间限制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时间限制

法律解析: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期限如何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外情况是劳动报酬争议且劳动关系存续时不受1年时效限制。此1年时效适用中止与中断。...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有时效限制

法律分析:申请劳动仲裁有时效限制。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发生仲裁中止的情形,应当重新计算时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限制是多久?

劳动仲裁时效限制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仲裁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时效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再起诉的期限有无限制要根据争议内容确定。如果申诉事项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则应在15天内提起诉讼;超过起诉期限,法院将对该劳动争议不进行实体处理。如果申诉事项本身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法院主管的普通民事纠纷,则申诉人...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的仲裁时效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是拖欠工资的争议,只要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而解除劳动合同之后就受限制。法...查看全文